2016年知识产权市场的驾驭者
This is an Insight article, written by a selected partner as part of IAM's co-published content. Read more on Insight
2016年的“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创市者”反映出:实体公司在知识产权交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显现,市场发展日益国际化。
“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创市者”是本杂志自2014年推出的年度评选活动,入选者均是我们认为当年全球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中最具影响力的个人。第一年的排行榜主要是美国公司,还有众多的非执业实体。到了三年后,该榜单反映出的是知识产权交易圈内发生的巨大变化:今年,入选榜单的亚洲代表更多,欧洲的占比也非常明显。与前几年相比,美国的占比有所下降;但是毫不意外,因为今年上榜的美国非执业实体高管要少得多。这些变化反映出这样一种趋势: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正在日益变得全球化。
当然,美国专利从业者现在都是生活在Alice案、《美国发明法案》判决后的世界。以前所享受的确定性已不复存在;即使专利获得授权,也无法保证能通过专利审理及上诉委员会或法院的审查。专利确定性的下降不仅影响专利价值,也影响专利交易方式;以往诉讼威胁通常成为迫使参与谈判的唯一途径。尽管存在这些变化,但交易仍有发生,只不过涉及更多的是非美国专利,而动机也不仅限于直接货币化。如今,专利价值已拥有诸多形式,上榜的“创市者”都是一些能够驾驭市场的行家。
对于今年入围榜单的一些实体公司来说,赚取专利费仍是一个主要目标。对于其他公司来说,利用专利确保在新市场上获得操作自由或者巩固业务,长期而言要比赚取专利费更有价值。市场行家的部分技能便是要洞察到这一点,并据此制定最适合的发展战略。
评选时,我们依靠的是自己的观察、公布的交易活动以及与几十位市场参与者的对话。这不是一种客观衡量,而是我们对专利市场现状的一种认知。当然,我们的评选只能依据公开的可用资料,以及被透露的信息。就其性质而言,我们很难捕捉到秘密进行的交易和没有公开的创新性策略,因此,也就无从幕后主导者。
因此,我们可能会遗漏一些人;我们也明白并非每位读者会赞同我们的入围名单,更不用说名次了。不过,我们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到我们是为一个极其不透明的市场把脉,力求反映事实。
40 Billie Chen, 台积电 (TSMC)
Billie Chen于2012年加入台积电(TSMC),担任首席知识产权法律顾问;以前曾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任职,并曾担任旺宏电子的知识产权和法律部门负责人。过去四年来,她负责的项目已扩展到包括进攻和防御专利战略在内的所有方面。台积电向来是一个多产的专利申请者,它在维持大体量专利申请同时,其大型专利组合能够快速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是连续展开了一系列收购交易。比如,该公司曾在2016年4月从加拿大非执业实体WiLAN获得了大约400项专利。Chen说,她经办的专利交易几乎都是混合型;就目前的买方市场而言,她应有更多机会来扩充公司的专利储备。

40 Billie Chen
由浅入深
拥有三十年从业经验的行业资深人士Billie Chen于2012年加入台积电(TSMC),担任首席知识产权法律顾问以及知识产权总监,负责所有与专利相关的事务。在她的领导下,台积电通过专利申请和收购迅速扩大专利储备。
问:你如何评价台积电的专利战略?
在台积电,我们不会以进攻或权利主张为目的来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我们自己申请了大量专利,也会从外部各方购买专利,但这样做的基本目的是保护我们的技术和发明,确保操作自由和市场份额。
我们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是通过研发和外部收购增加专利数量。在制定专利战略时,我们会认真和严格地审核技术。如果应该高度保密,我们将会使用商业秘密和专有技术保护措施,确保关键技术不被泄漏。对于这些技术,我们依靠的是团队的创新和开发。一些不太敏感的技术,我们乐意从外部收购。
问:4月份,作为许可协议的一部分,台积电从WiLAN收购了大约400项专利,这是一种常见的安排吗?
过去我们曾完成了一些专利收购和交易,但这些通常都是商业秘密,因此没有向公众和媒体公开。对于台积电来说,专利交易通常并不局限于购买、销售或许可,而是可能涉及许可、转让和购买、销售的混合式交易。我们与WiLAN的交易具有创新性和战略意义,达成了友好的双赢协议。对于知识产权争议,台积电非常愿意探索创新性、多层面和双赢的解决方案,这一策略已让我们获益匪浅。
问:台积电在专利审理及上诉委员会的表现非常活跃,那么对于美国诉讼环境的未来发展你有什么看法?
台积电在应诉方面非常强势。将我们推上被告席的大多数都是非执业实体。2010年以来,我们的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已连续在非执业实体发起的几个美国专利案件中获胜。我们从不屈服,总在不断抗争来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我们由此释放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即台积电并不是任由宰割的羔羊。我们还是美国双方复审前十大申请者,我们的IPR立案率是100%。技术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会时刻保护好它。另一方面,我们也愿意谈判。我们通常不只是支付专利费或达成纯粹的许可协议,而是通过谈判获得创新式解决方案以获得双赢。
问:半导体行业的兼并和收购浪潮对你的知识产权战略产生了哪些影响??
我们正在密切关注相关的变化和交易情况。如果与台积电有许可或交叉许可协议的公司被收购,那我们的协议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我们还在监控竞争对手通过这些交易获得的专利。这些都会打破平衡,因此我们需要评估每笔交易的潜在风险。
问:你认为亚洲将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我认为中国专利及其价值将会齐增。台积电已在中国提起许多专利申请,我们认为中国专利的数量和价值都会增加。目前的专利主战场是美国,但无疑将移至中国。无论商业市场出现在哪里,专利大战都会随之而来,而现在中国市场对企业来说潜力很大。
问:作为一名女性和亚洲领先技术公司知识产权部门的掌舵人,你有怎样的感受?
我认为在知识产权行业工作,性别并不重要。无论男女,成功都取决于你是否有资格做这份工作,能否赢得董事会高管的信任。台积电管理高层非常注重知识产权。
39 Robert Amen, Vector Capital
过去十年间,虽然投资者对知识产权资产的兴趣有所增加,但只有非常少数投资者对这一个行业有深入了解并进行投资。Vector Capital是个例外,它首先对IPValue进行了投资,然后又在2016年7月收购了Longitude Licensing,这两个都出自总经理Rob Amen之手。尽管许可环境严峻,但精明老练的投资者仍能发现优质专利资产的价值。凭借约30亿美元的股权资本和长期的技术公司经验,Vector Capital 和Robert Amen似乎仍将继续成为知识产权领域备受推崇的行家。
38 Leslie Ware, PanOptis
10年来,Leslie Ware在专利货币化生态系统中一直保持相对低调,在远离交易市场目光下逐渐建立起了专利储备。然而,当2016年4月份他宣布OptisUP将要收购Unwired Planet的专利组合时,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Unwired Planet约有2000件专利源自瑞典电信巨头爱立信,并且爱立信与松下都已成为Leslie Ware获取新专利的主要来源。Leslie Ware目前在全球掌管的专利数量已增至8000多件,使其随身非执业实体市场大额的专利拥有者之列。
37 Kwang-Jun Kim, Intellectual Discovery
Kwang-Jun Kim曾多年任职三星显示器首席知识产权官和法律总顾问,后于2015年1月开始担任韩国主权专利基金运营商Intellectual Discovery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管理的专利超过5000件,资金超过5亿美元,由此在这个年轻而小众的行业中脱颖而出,或许成为最大的机构。该基金运营商制定许可计划,又在Kim的领导下放慢了收购步伐,并同时开始出售一些能获得收益的专利(此前,它们已被许可给Intellectual Discovery和200家韩国公司组成的防御联盟)。Kim还在努力精简组织和重新调整战略,减少内部官僚作风,专注于实现盈利。[注:Kwan-Jun Kim目前已经离开Intellectual Discovery]
36 Joe Chernesky, Kudelski Group
借助数字电视业的良好势头,Kudelski Group仍在继续发力。去年,它与Netflix、谷歌和迪士尼成功签署交易协议,2016年又迎来了其红火的许可业务。在知识产权高级副总裁Joe Chernesky的领导下,该集团2016年上半年已与Verizon、雅虎和一家财富50强公司成功签约。作为瑞士的一家数字安全和融合媒体公司,它还与防御聚合体RPX达成诸多许可协议,将一笔预付款以及未来的专利转让收入囊中。除此之外,这也为Kudelski Group与RPX成员Hulu之间的诉讼画上了句号。在困境中,Chernesky率领团队在美国和欧洲展开了必要的积极应诉。公司达成的交易数量,证明它能为潜在受让人和合作伙伴提供优质专利资产。
35 Masayoshi Son, 软银
2016年7月,软银宣布将会拿出320亿美元收购英国的ARM Holdings,很难想象还有哪项技术交易能比这更加令人震撼。软银出身于传统的电信运营商,现在已成为ARM保管人,ARM的微处理器专有设计已应用在世界95%的智能手机上,而且它的盈利来自专利许可。据了解,这笔交易的操纵者正是Softbank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asayoshi Son。他一直仰慕这家英国公司的知识产权驱动型商业模式。在ARM,首席执行官Simon Segars领导的管理团队似乎保持原样,不过新老板可能会加大对亚洲的关注:软银之前曾靠阿里巴巴大把获利,最近又对印度初创公司展开投资。Masayoshi Son把这次收购ARM视为进军物联网行业的重要一步,他似乎要将软银发展成为技术许可市场的领导者。
34 Louis Graziado, Acacia Research Group
Acacia Research Group淡出人们视线已近一年。2015年12月,首席执行官Matthew Vella在起诉阿尔卡特朗讯(Acacia Research Group因自己的旗舰Adaptix专利组合而与阿尔卡特朗讯产生专利纠纷)失利后辞职。自那以后,公司主席Louis Graziado逐步加大了对业务的直接控制,继续推动专利许可交易:2016年8月就与中兴通讯签署了协议,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股票价格在市场持续低迷之后也开始攀升。Acacia Research Group的短期前景仍充满挑战,有人猜测它可能会最终放弃许可业务,不过Louis Graziado至少稳定了公司局面。
33 Ashley Keller, Gerchen Keller Capital
Gerchen Keller Capital在2016年提供的主要投资也许不在专利领域,而是支持在欧洲对万事达发起的190亿英镑的诉讼。虽未直接涉及到专利资产,却具有象征意义,说明精英诉讼资助者已越来越注重大规模交易。由于对方资助者Burford Capital聘用了一位知识产权专家,这场对抗变得非常紧张。Gerchen Keller Capital凭借14多亿美元的资产迄今仍是专利市场上最为知名和实力最强的资助者之一。它的新保险方案为诉讼人提供了律师费转移奖励补偿,它继续显示出将会在急速变化的市场中创新的意愿。
32 Joo Sup Kim,LG电子
LG电子在美国仍是最活跃的专利申请者和诉讼者之一。在知识产权中心副总裁Joo Sup Kim的领导下,LG电子在利用专利交易获得投资回报方面已超过许多韩国企业。转让记录表明,该团队在专利转让中,对方有主权专利基金运营商、专利池运营商和其他非执业实体。在许可方面,去年它与高通就所谓的专利费过多支付问题达成和解,似乎显示在交易完成情況下, Joo Sup Kim也有据理力争和进行讨价还价的非寻常能力。
31 BJ Watrous, 苹果公司
作为苹果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大师,BJ Watrous通常非常低调,但公司2015年推出的一系列计划却掀开他的面纱。作为公司的首席知识产权法律顾问,BJ Watrous除了诉讼之外还负责许可、专利组合管理和公共政策等方面。他带领苹果公司加入了Allied Security Trust管理的Patent Purchase Programme(IP3)“行业专利购买计划”,一些同行和竞争对手(包括微软、谷歌和IBM)也加入了IP3。2016年,有报道称它与华为已达成交叉许可协议,苹果公司与其他许多公司一样越来越关注在中国的知识产权风险。苹果公司过去在中国法庭的经验表明,尽早达成许可交易对确保其在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市场上的操作自由非常有帮助。
30 Courtney Quish, Rovi Corporation(隶属于TiVo公司)
2016年9月初,Rovi Corporation完成了对TiVo的收购,新公司延用TiVo名字。这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是Courtney Quish。她在18个月前加入Rovi,负责知识产权并购战略。从那时起她便开始甩手大干,并在与高智(IV)的谈判中发挥了关键作用;Rovi由此成为高智在将专利许可给各方的内容技术客户方面的独有合作方。产品开发和知识产权许可都已成为Rovi的主要业务,其覆盖面和影响力正在持续增加。2016年8月,它宣布已与DISH Network签署为期10年的协议,这意味着美国十大付费电视运营商中的九家要从这位数字娱乐技术巨头获得许可。TiVo将让Quish有更多资资源在市场上施展手脚,而专利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拭目以待。

30 Courtney Quish
媒体技术行业新角色
Courtney Quish从不害怕承担冒险。尽管2015年的专利市场起伏不定,她接管Rovi新设的专利战略副总裁职位。Quish解释说:“知识产权战略部门是专利申请、许可和诉讼的核心,我们为各个板块都配备了优秀团队。“然而对于Rovi来说,专利并购战略是一个新概念。设置这个职务是为了利用非传统的许可机会,与许可和企业发展团队共同制定战略,通过拓展核心优势来落实我们的知识产权货币化计划。
目前,制定和实施专利战略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如何准确预测下一个行业拐点,要知道这条道路极其颠簸。但是,Quish显然乐在其中。“我们双管齐下,通过与团队广泛合作,制定了Rovi的专利收购战略,”她解释说。“我们的短期目标是抓住眼前的专利许可机会,而长期战略是争取未来五到十年许可业务的整体增长。我认为这种长期规划最具挑战性,也最有趣。
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准确评估和了解市场,并评估有哪些可行方法。“当然在展望未来时,我们还须考虑到近期发生的所有变化,要知道市场目前仍在变化,”Quish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是摆出了所有能够推进整体业务的方法,然后从中筛选哪些最具商业价值。
Rovi推进业务发展的一种方式是首次与高智结成了联盟:Rovi成为这家非执业实体的独家合作伙伴,帮助其将专利组合许可给OTT客户。加入Rovi后,Quish立刻在谈判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伙伴关系对于Rovi和高智来说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她说。“这是我们两家公司首次这么合作,对于其中孕育的商机我们非常激动。娱乐行业正在探索和利用快速增长的OTT市场,Rovi和高智把双方OTT专利打包到一起,有助于受让方把创新技术推广给世界各地的客户。
在成功签署这份协议后,Rovi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利润丰厚的计划,并在2016年5月宣布以11亿美元收购TiVo。“对于TiVo的交易我们非常兴奋,”Quish继续说。“通过这次收购,我们将能变成更为强大的产品公司,同时获得一些重要的知识产权。她亲自对TiVo知识产权展开尽职调查,研究其对Rovi许可业务的影响。展望未来,她的职责包括管理好知识产权整合,并带领新公司取得成功。毋庸置疑,2017年仍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一年,但Quish已做好迎战准备。
29 Shigeharu Yoshii, IP Bridge
2013年日本政府控股的投资基金“产业革新机构”(INCJ)设立专利基金运营商IP Bridge,Shigeharu Yoshii自那时起已掌舵至今。他曾任职可口可乐日本公司和三洋电机的高管,随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经验让他看到日本专利领域的巨大潜力。2016年是IP Bridge的过渡期,首次发起专利诉讼,把TCL、博通和Omnivision Technologies等公司推上了美国法庭。与此同时,IP Bridge专利收购快速增长; 2016年已从Seiko Epson、Funai和Hitachi手中接管了大批美国专利。
29 Shigeharu Yoshii

别树一帜的日本专利行家
Shigeharu Yoshii依然领导专利主权基金IP Bridge在专利市场上突破和屡取佳绩。四年前,当他被要求出任IP Bridge的第一位首席执行官时,他说:“这不可思议,因为我善于管理公司,但不是一位知识产权专家。
Yoshii对自己的资历太过谦虚。他团队有众多的专利代理人和律师,他开玩笑说:“而我只有驾照。”事实上,他曾出任过可口可乐日本和三洋电机的法律总顾问与董事会成员,如今已将日本的主权专利基金运营商建成了亚洲最活跃的知识产权实体,因此他绝对称得上是一位优秀专利行家。
Yoshii进入知识产权价值创造领域的领路人是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当时是为陷入财政危机的公司寻求转机。他在当时发现,一些公司对专利价值的挖掘非常浅薄。“我负责的许多公司都拥有大批专利,但它们的价值却没有列入财务状況表,因为这些专利都是由公司研发的,”他回忆说。这些公司大都没有积极变现自己的专利组合,而当时Yoshii的职责就是充分利用这些资产。
万事开头难。虽然IP Bridge的目的是要帮助日本公司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最大化,但这种策略在一些公司遭到了抵制。“有时即便是侵权行为明显存在,但这些潜在侵权者同时也是客户,日本公司在对大客户采取法律行动时便会犹豫不决,”Yoshii解释说。此外还有第二个障碍:“如果一家大型企业的某个部门想采取法律行动,被告便会起诉该公司的另一个部门,因此所有部门对于采取法律行动达成内部共识至关重要,但这几乎无法办到。
不过,在帮助松下等早期客户赢得胜利后,IP Bridge发现这方面的需求很大。“三年前,那些公司还不够了解我们,而现在它们已十分清楚我们的业务和能力。因此,找到IP Bridge要求合作的公司越来越多。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公司员工也从两位激增到了24位。Yoshii回忆说:“我们开始时只有松下一个客户,但现在NEC、富士通、日立和船井电机等都已加入。
Yoshii说:“我们并不是所谓的‘专利流氓’,我们真的希望能够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一直将诉讼作为解决问题的最后一种手段,比如当对方拒绝沟通,确信自己拥有优质专利且很有可能获胜时,我们才启用诉讼。过去一年来,它已针对TCL、博通和OmniVision Technologies提起诉讼。
在私募股权行业实践多年后,Yoshii很高兴能有机会经营一家拥有长期战略的公司。鉴于IP Bridge的主要投资者是政府机构,Yoshii称自己管理的资产是“耐心货币”:“我已为私募股权基金工作过10年,私募股权投资者都没有耐心……如果我的投资者只看重短期回报,那现在我也不会呆在IP Bridge。
28 Didier Patry, France Brevets
Didier Patry是France Brevets的新任首席执行官,在2016年6月从前任Jean-Charles Hourcade接手。过去12个月中,该主权专利基金已进入新的成熟期,完成了诸多交易并宣布了新的许可计划。Didier Patry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货币化经验,他还曾掌管过惠普的知识产权交易部门。
27 Arvin Patel, Technicolor
Arvin Patel是知识产权货币化的坚定支持者,并曾在IBM和Rovi担任知识产权负责人职务。然而,他来到Technicolor担任首席知识产权官似乎最让他兴奋。Arvin Patel负责起4万多件全球专利,对自己部门的损益负责,并直接报告给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除为Technicolor制定总体知识产权战略外,Patel还负责给这家实体公司设计专利许可规划。2016年上半年,他取得的工作成绩令人赞叹。他在任职初期曾宣布Technicolor不会参加HEVC Advance专利池,而会直接转让专利。Patel的这个决策显得精明而实际。

27 Arvin Patel
在疲软市场达成交易
Arvin Patel作为法国传媒和娱乐技术公司Technicolor的首席知识产权官,他非常热爱他的工作,这一点显而易见。“这是我任职过的最酷的企业之一,”他充满激情地说。“Technicolor的首席知识产权官职位相当独特。虽然我只是专利许可业务这一个部门的头,可我却要负责整个公司知识产权事务的各个方面,包括我们实体产品业务的知识产权战略和管理。
Patel于2015年9月加入Technicolor,在此之前该公司已经历了几年的动荡,其中包括在公司未来发展问题上与股东Vector Capital发生争议。“Technicolor已存在很长时间,因此和所有公司一样不得不面对各种业务挑战,”Patel说。“我在我们最大的收入来源枯竭后加入了公司,以便向知识产权业务转型。我力求脚踏实地拓展业务,努力寻找与受让方的共同点,从而达成交易。他的交易业绩的确显赫。2016年7月,Technicolor发布上半年业绩,MPEG LA活动之外的其他收入显著增加,首席执行官Fred Rose据此发表声明说公司2016年年底许可业务营收将会达到2亿欧元(未扣除利息,税收等)。“虽然没有了MPEG 2,但我们已制定出雄心勃勃的核心许可计划,因此我们将会继续向前发展,”Patel解释说。
此外,Patel还将自己目前所取得的成功归功于透明度和公平性,而它们正是知识产权谈判中经常缺少的两项。“自从我负责专利许可业务以来,我们克服了种种法律和金融困难,在签订许可交易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他说。“我认为这里的关键就是我们采取了非常实用的商业方法。就许可而言,我认为你必须要证明你能通过许可给受让方带来价值。只将一大堆权利要求图表摆在桌上就期待对方掏钱,还远远不够。”与此相反,Patel及其团队会非常认真地展示Technicolor技术将能如何帮助受让方获得利润,并会使用可靠的基准数据来证明公司能提供市场化的利润率:“我真的很喜欢‘达成协议’,因此我们会不断寻找方法来促成交易,让受让方的管理层接受。我们期望我们的技术能获得市场回报,但我们也希望具有亲和性。我们只在必要时才会诉诸于诉讼,但很多时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我们便能说服对方,达成交易”。
Patel对Technicolor职务的热情也扩散到了广泛的知识产权市场。虽然他承认未来几年仍会非常困难,但他却比较乐观。“知识产权市场已经死亡的说法太多夸张,”他坚称。“你看看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资产的胃口是多么大。他们明白知识产权代表的就是竞争力。我认为知识产权市场将会在未来十年大幅升温,对于下一波知识产权经济浪潮的领导企业和个人来说这非常有利。”
26 Keith Bergelt, Open Invention Network(开放创新网络)
作为知识产权市场一位经验丰富的操作者,Keith Bergelt自2008年起开始担任开放创新网络(OIN)的首席执行官,正在将其打造成为拥有2000多家参与者的联盟。开放创新网络由包括Google、IBM、NEC、飞利浦、Red Hat、索尼、SUSE和丰田在内的众多成员共同资助,以确保这个Linux开源平台的自由运作。因此,多年来它已大量展开专利收购,现拥的专利已超过1000件,而且是免费许可。到目前为止,该网络主要以美国专利为主,但今年早些时候Bergelt曾宣布将会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购买专利。这种战略有助于增加该组织在全球知识产权市场的显著性和影响力。
25 Phil Hartstein, Finjan
自2014年接任首席执行官以来,Phil Hartstein已带领Finjan在专利许可市场展开奋力拼搏,克服了一个个重大挑战。2015年,该公司在与Blue Coat Systems的诉讼中获得了里程碑胜利,将约4000万美元收入囊中。这场胜仗已成为Finjan专利组合实力的见证者,它的专利也经受住了专利审理及上诉委员会的持续攻击。Finjan在许多上市知识产权公司日益惨淡的同时成功融资1000万美元,由此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位置。对公司和Hartstein来说,几年的精心规划已开始产生回报。

25 Phil Hartstein
Finjan羽翼渐丰
2015年,Finjan从Blue Coat Systems一案的侵权裁决中获得3950万美元赔偿,该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这项裁决仍可能在上诉中被推翻,但到目前为止Finjan已在每回合中获胜。凭借优质的网络安全专利组合,Blue Coat Systems向专利审理及上诉委员会提起的IPR中, Finjan的获胜几率将近90%。这家公司的亮点还包括与Proofpoint签订了1090万美元的和解与许可协议,并通过A系列优先股成功融到了1000万美元。
自2014年出任首席执行官以来,Phil Harstein已在Finjan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Hartstein经验丰富,曾担任过IPNav和Ocean Tomo的许可主管,拥有上市公司所需的知识产权专业知识、悟性和洞察力。“我想象不到其他还有哪个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能像专利行业一样多,”Hartstein说。他指出了一系列困难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包括最高法院的一系列裁决、美国国会对专利改革的商讨、双方复审程序的挑战以及过去十年来专利权人所面临的不利环境。
这种局面意味着对于大多数类似Finjan的专利许可公司来说,要与被控侵权者达成协议已变得更加困难。“我们预计许可业务的成本和时间都会增加一倍,而获得的赔偿将会减半,”Hartstein深思道。
24 Kasim Alfalahi, Avanci
Kasim Alfalahi曾是爱立信许可计划的杰出掌舵者。作为首席知识产权官,他帮助公司重新认识了知识产权职能,每年专利许可收入超过10亿美元。2016年,他又接受了新的挑战。在爱立信的支持下,他成立了Avanci平台,致力于许可物联网相关无线专利。该平台宣扬公平原则,对外界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它与现有专利池的差别在于:当公司同意将其专利许可给Avanci时会自动包括其所有的标准必要专利,以及协议期间的任何新授标准必要专利。这一举措已引起很大兴趣,最近除爱立信之外,InterDigital、KPN、高通、索尼和中兴也已纷纷加入。在Alfalahi的领导下,若Avanci成为互通互联新时代的主要机构也不足为奇了。[请参阅第15页的访谈]

24 Kasim Alfalahi
应对物联网带来的专利挑战
在爱立信担任首席知识产权官十年之后,Kasim Alfalahi在2016年早些时候创办Avanci,成为了这家面向物联网的新许可平台的首席执行官。
问:是什么激发你创办了Avanci,其目标是什么?
Avanci成立于2016年4月,旨在打造一个物联网无线专利许可的高效和透明平台。连接性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汽车、能源甚至城市本身都被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我担任爱立信首席知识产权官时,许多开始使用无线技术的公司经常对我说它们不愿与各个不同的专利持有方进行许可谈判。他们想要一种一站式许可,签署一个协议后便可获得所有这些公司专利的使用权。
这种理念并不是让我们代表专利持有方,帮其获取最大的收入;我们只扮演中介的角色,确保参与的各方都能公平交易,同时简化专利许可程序。
问:Avanci与其他平台有何不同?
我们现在与过去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现在提供的是综合型许可。因此,当一家公司同意向我们出让专利时也会包括其所有的标准必要专利,更重要的是还包括协议期限内新授权的全部标准必要专利。我认为这种方法与专利池存在很大区别,因为在许可池中,许可方可以选择要出让的专利。
此外,许多专利池关注的都是非常狭窄的技术领域,或者并不包括成功独立许可计划的大型专利权人。而Avanci会将主要专利持有者纳入其中,所覆盖的技术领域也更广泛,不止一个标准。
问:Avanci目前与爱立信是怎样一种关系?
我们会像对待其他公司一样来许可爱立信的专利组合。我在爱立信时,就有许多公司要求我建立这样一个平台。如果我当时就这么做,这个平台肯定运行不起来;但现在我是以独立身份建立了这个平台,它将有利于整个行业,将会遵循公平和非歧视性原则,不会将任何一方置于不利位置。
问:你认为Avanci将会对专利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希望Avanci能够提供更多的可预测性和方便性,减少诉讼几率。最好是我们能吸引各方参与,因为这有助于确保所有提供技术的公司都能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而使用这些技术的公司也能获得公平的价格,能够不断开发互连产品。
即使少数公司不加入Avanci,Avanci的许可成本也能成为其市场的参考,促使专利所有者和受让方达成合理的专利费协议。
23 周延鹏, Wispro/ScienBiziP/MiiCs & Partners
周延鹏继续带领三个独立的知识产权战略和货币化实体奋力拼搏,这三家实体都与郭台铭不断壮大的富士康/鸿海帝国存在密切关系。周曾连续18年担任富士康法律总顾问一职,后离开并成立Wispro公司,如今还是ScienBiziP Consulting(富士康分离出的知识产权职能部门)和MiiCs & Partners的负责人,为富士康等客户提供专利货币化服务。周及其团队完成了对夏普的收购,他们无疑已经研究过如何利用这家日本显示器制造商的专利组合(包括它的13000多项美国专利)来创造最大价值。接着,鸿海又从微软手中收购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富士康作为原始设备制造商的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22 Simon Segars, ARM
Simon Segars已为ARM忠心效力25年,见证了公司今天的发展。Simon Segars当时是第16位员工进入这家公司,如今已有将近4000人,Simon Segars负责的4500多件专利和1300个许可,公司的技术被应用在85%的移动设备中。2016年7月,当日本软银以243亿英镑想要收购ARM,Simon Segars支持这项收购,并说ARM和英国(ARM的所在国)都将能从中获益。日本收购方承诺把ARM剑桥总部的员工增加一倍,Segars坚信这位新业主不会大幅调整公司的经营方式。与此相反,这项投资将有助于两家公司实现他们引领物联网领域的愿景。
21 Russell Binns, Allied Security Trust
Russell Binns曾负责Avaya的知识产权许可和诉讼业务,长达十年之久,2014年开始担任AST的首席执行官。他在上任以后便带领这家防御聚合体渡过了专利价值大幅下降的艰难岁月。它的商业模式是先购买专利并许可给成员使用,然后在一年内将专利转手,因此它从两个位置观察到市场的低迷。2016年,AST发起新的IP3计划进入高潮。它与Google、微软、苹果及其他15家公司携手合作,这实质上是谷歌去年推出的“专利购买推广”计划的一种扩展。与众多的主要机构展开密切合作,也让Russell Binns会在专利交易市场占据有利和有意义的地位。[请参阅下面的访谈]

21 Russell Binns
增加专利市场的透明度和非营利性
Russell Binns自2015年年中起开始担任Allied Security Trust(AST)的首席执行官。在他的带领下,这家防御专利聚合体在2016年实施最大的一个项目:Patent Purchase Promotion(IP3)。
问:你来到AST已接近两年,那么到目前为止你都遇到了哪些挑战,收获了哪些成绩?
我们遇到的一个巨大挑战是如何让更多的优质专利出售,同时提高AST在世界各地的声誉,让专利销售者在转向非执业实体之前能首先考虑我们。对我们来说,阻断实体和非执业实体之间的传统私人交易,然后自己参与这些交易,仍是面临一个挑战。
至于亮点,我们与成员企业更加信任和更愿合作。AST的运作业绩直接关系到了成员和董事会的利益。加入AST的成员越多并对我们的运作模式信任越大,成员就会变得越开放。
问:企业在规避专利主张的风险方面拥有多种选择,那么AST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AST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这是它的独特之处。我们的原则是及早入手、积极主动、完全透明,从早期干预专利市场,从而避免我们的成员走弯路。
问:IP3专利购买计划是否可以成为主要专利所有者之间未来的一种合作模式,它是否有助于解决专利市场的一些问题?
当然!IP3永远不会取代AST的核心业务模式,但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专利交易机制。与一般专利交易相比它花费的时间非常少,而且“不讨价”政策使收购专利变得更为直接,我们的成员也更容易做出购买决定。我们已从这此创新中学到很多东西,在未来我们还将推出类似的改进计划。
问:你如何看待专利交易市场?
专利价值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会给市场继续带来下行压力,但我认为我们已经触底。我不知道低迷会持续多久,但我认为下一步必是好转。从总量来看,市场的总体需求非常强劲。即使价格有所下降,交易量仍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因此我认为市场将会持续增长。
20 Toshimoto Mitomo, 索尼
与其他日本企业不同,索尼对知识产权保护更主动,而且也把知识产权部门放在公司重要位置。Toshimoto Mitomo直接报告给首席执行官,负责的是知识产权业务以及中长期业务发展;这种安排展示了专利在索尼未来计划中的重要性。从他最近完成的交易来看,索尼已在另一个领域(并购中)占据领先地位。Toshimoto Mitomo非常支持日本公司进行更多技术转让、风险投资和直接收购,而且他是索尼投资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Cogitai的背后推动者。无论索尼将会如何发展,知识产权势必将会发挥重要作用;而奔波在东京和纽约之间的Toshimoto Mitomo将会参与其实施。
19 William Merritt, InterDigital
作为一家专注于专利许可的美国公司,InterDigital获得的成功似乎鲜有同行比得上。一系列耀眼的季度业绩证明,优质技术和卓越创新相关的许可市场仍有丰厚利润可挖。最突出的交易是成功与夏普扩展许可协议,并覆盖了4G技术,引起广泛关注。InterDigital获得成功,首席执行官William Merritt功不可没;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正在发展成为专利许可行业的佼佼者和领导者。[请参阅上面的访谈]

19 William Merritt
领导InterDigital开拓新许可机遇
随着专利许可环境变得更具挑战性,InterDigital成为了独树一帜的赢家。可观的收入和利润,以及最近连续52周创下高点的股价,都反映出了这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非凡表现。
从根本上讲,InterDigital的成功得益于其专利组合的规模和实力(包括2000多项美国专利),由此在当今市场中占据强势地位。首席执行官William Merritt说:“具备大数目专利组合非常重要,因为依靠少数专利获得成功的机会正在减少。在专利交易困难时,他建议要牢记一个基本点:“要始终记住实用、根本的创新才最具价值。”
然而在五年前困难时,InterDigital差点将自己卖掉。它最终以3.75亿美元向英特尔转让了1700项专利,获得了一些急需的资金和喘气空间。公司最后决定加大研发优质专利的投入。从今天来看这个决策非常正确和精明。
向英特尔转让专利四年后,按Merritt的话说就是专利出售已失去了昔日的魅力。“由于专利市值降低,以及潜在买家可能面临的挑战,专利出售浪潮出现了回落,”他说。
但是,随着移动行业开始向5G和物联网过渡,InterDigital仍处于有利的地位。这两个趋势必然带动互联设备数量出现猛增。与此同时,对于受让方应支付多少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的问题仍存在巨大分歧。InterDigital在这场辩论中是许可方的关键代表,Merritt根本不赞同专利费已经失常的观点。
18 John Amster, RPX
对于RPX及其首席执行官John Amster来说,过去12个月过得并不容易。2014年年底收购Rockstar资产后,这个防御专利聚合体在2016年年初的大量时间都是与股东周旋。3月,投资公司Mangrove Partners写信给RPX董事会,对公司发展方向提出尖锐批评,要求做出调整,其中包括替换John Amster本人。除了政治,RPX过去一年的亮点还包括与NPE Spherix已达成数项许可交易,并与Kudelski Group签署了一份主要协议,有权将这家瑞士公司的资产组合二次许可给各位成员。(注:John Amster目前已经离开RPX)
17 William Coughlin, 福特
William Coughlin作为福特全球科技的首席执行官,已带领公司成为主要汽车制造商的知识产权大鳄。他不仅重新设计了专利申请、评估和利用知识产权获取商业利益的方法,而且还积极向广泛专利权人分享其模式。去年,福特携手其他企业(其中包括很多技术公司)加入了“行业专利购买”(IP3)计划,为专利所有者提供了专利转让渠道。此前,他还协助开发了AutoHarvest合作项目,并监督了AutoHarvest与高智达成了一项合作。总之,William Coughlin成功将福特的知识产权职能纳入并影响公司更广泛的商业战略,已成为汽车行业竞争对手的学习和研究案例。

17 William Coughlin
“福特的司机”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公司在知识产权上变得更加成熟,而福特这种意识和改变先于很多汽车公司。在福特全球科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William Coughlin的领导下,这家汽车制造商的专利组合增长遥遥领先,目前拥有8500多件美国专利,已成为专利市场的活跃分子。
Coughlin已在福特工作16年,对于公司的专利了如指掌。“我刚加入时,我们申请的专利数量和成本就是关键的衡量指标,”他回忆说。“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因此我引入了许多不同措施来提升有效性和质量。其结果是,这个汽车巨头的专利费收入急剧增加,公司中的发明人数量大幅增多,由此也推动了申请量的提升。“我们的目标不是起诉别人,而是利用好我们的知识产权,不应让这些东西被积灰”Coughlin说。
考虑到许多实体公司今天所面临的诉讼风险,Coughlin带领福特加入了“License on Transfer Network”(该平台旨在保护成员免受非执业实体的诉讼滋扰)和IP3计划(一个专利购买合作项目)。
“作为一家汽车公司,我们在专利防御方面采取了非常积极的举措,”Coughlin说。“我非常关注公司的发展方向,智能手机大战以及拥有充足资金的专利主张实体的兴起,由此开始担心我们公司和行业是否已经做好准备,防止消费者受到不切实际地夸大其有专利的价值的专利权人的剥削。
Coughlin承认由于美国最高法院最近一些裁决的影响和专利授权后重审程序引入,这种威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他对此也表示欢迎:“我们的观点是外部的确有很多优质、实用的专利,我们不想伤害它们的持有者利益,但有必要对已授权专利进行公正地重新审查。
16 Brian Hinman, Philips IP & Standards
Brian Hinman是一位在创新业务模式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资深知识产权市场行家,他在2014年接替Ruud Peters,成为飞利浦的首席知识产权官,开始管理这个发展成熟、备受尊敬的部门。公司目前将焦点瞄准健康技术后,Brian Hinman对飞利浦的知识产权产品进行了精心策划和准备,同时扩充了专利储备。2016年,飞利浦有史以来首次在欧洲专利局专利申请量排名首位。在有关标准制定、公平、合理和非歧视性许可条款以及建立欧洲统一专利制度的讨论中,Brian Hinman也代表公司发出了清晰的声音。[请参阅下面的访谈]

16 Brian Hinman
以质量成就飞利浦
Brian Hinman从2014年初开始出任飞利浦知识产权和标准化的首席知识产权官,这位经验丰富的市场行家再次释放出自己的光辉。
问:自加入飞利浦以来你实施了哪些变革,你认为自己过去一年的亮点是什么?
当我三年前来到飞利浦时大家都很羡慕我,因为这家企业的运转非常好,不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我认为它是世界上管理最好的组织之一。飞利浦对健康系统和个人护理技术的关注创造出了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掌握最好、最多的专利来有效保护飞利浦的各项产品业务。我还将继续加强飞利浦为行业标准提供支持的能力,帮助飞利浦积极应对所有的知识产权诉讼,并寻找新的创造方法进行技术、专利和全球品牌许可,从知识产权中挖掘利润。
今年,飞利浦还首次当选为欧洲专利局专利申请第一。质量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我认为这个成绩也能说明我们对研发的重视,以及飞利浦所具有的创新实力。
问:这是你在欧洲担任的第一个职位,那么你认为欧洲在未来影响专利市场方面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吗?
单一专利和统一专利法院制度在2017/2018年实施后将会加强欧洲的整个专利体系,为专利申请人提供更具成本效益、更加一致的一站式服务。你目前看到的是德国、法国和英国法院在知识产权诉讼上很受欢迎,我认为这种趋势将会持续下去。
问:在职业生涯中,你很多时间都是用来化解非执业实体的威胁。那么对于权利主张实体来说,未来会是个什么样?
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非执业实体”。我认为,美国正在努力解决这种威胁,在立法层面尝试完全没有瞄准目标,因为对非执业实体的定义并不一致。一个问题如果得不到确定,你便永远解决不了它。我认为这里的问题不在于非执业实体,而是与劣质专利有关。剔除劣质专利便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但美国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AST的创始首席执行官和Unified Patents的联合创始人,我认为非执业实体对公司构成的威胁仍然巨大。
问:你认为专利质量问题如何才能得到解决?
方法多种多样。我认为应优先考虑建设更严格的专利审查制度,从根本上剔除权利主张模糊的专利。欧洲专利局在授权高质量专利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作为其他专利局学习的榜样。
问:你如何看待目前的专利市场,未来五年它又会如何发展?
就大环境而言,诉讼仍将此起彼伏,有的公司将会被并购,专利销售市场将更具活力;会有更多公司拿出关核心的独特创新专利来保护自己的业务,还有的公司会转让专利来获取资金,防止知识产权申请/维护成本增加。统一专利法院和单一专利制度都将开始实施,希望它们能运行成功。
15 Seungho Ahn, 三星电子
作为全球最大美国专利组合的权利人,三星电子是真正的知识产权大鳄。在诉讼方面,它在美国已成为各路原告经常起诉的目标,其在许可市场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作为三星知识产权中心的负责人,Seungho Ahn在许多高数额交易都发挥了关键作用。最近,公司还成功扩展了与诺基亚的交叉许可协议。然而,业内人士猜测三星可能会重新关注挪到周边市场:这家韩国公司去年首次在中国对华为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这场诉讼的进程和结局可能对于是否会在亚洲点燃另一轮智能手机大战起到关键性作用。
14 Bill LaFontaine, IBM
IBM懂得如何构建专利业务。2015年,它凭借7440项授权专利,连续23年蝉联美国专利商标局专利授权量第一名。作为专利销售和许可市场的老行家,IBM可能拥有专利市场最长的客户名单。2016年,这位蓝色巨人已成为一位高调的专利购买者,与其他一些企业共同加入了“行业专利购买”(IP3)计划。Bill Lafontaine作为IBM专利交易的负责人,当然希望这个新计划能为IBM顶点专利组合开发带来新的机遇。
13 Hideo Toyoda, 松下
作为日本专利货币化最早的支持者之一,松下已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交易知识和经验。在知识产权中心总监Hideo Toyoda的领导下,该集团已通过谈判达成了众多许可,多次赢得高额诉讼,并与第三方签署了许多专利货币化协议。过去一年,松下知识产权管理公司(专门管理公司的知识产权资产)又设立了一家新的专利战略咨询公司,并开始服务外部客户。这是松下分拆出来的知识产权部门的一个重要指标,为集团带来收益。松下自身连续达成许可交易,货币化合作伙伴也越来越多,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团队领导者。
12 Edward Jung, 高智
过去几年来,高智的首席技术官和联合创始人Edward Jung一直是公司最有名的专利交易撮合者。对于这个全球最大的非执业实体来说这个时期至关重要,有迹象表明它正在进行战略转移。公司在专利收购方面变得更加挑剔,同时也在通过撤资或等手段放弃一些专利。商业化将会在新交易中发挥更大作用,其中包括与中国研究机构开展的一些合作表明它似乎在将重心转移到美国之外的市场。高智还成功分拆了发明开发基金,将其变成一个独立实体。总而言之,这家公司似乎正在迈向精简之路。
11 Jim Skippen, WiLAN
2015年对于WiLAN和首席执行官Jim Skippen来说并不平凡。2015年6月宣布以3000万美元收购奇梦达的7000项专利之后,Jim Skippen表示将会退休。他已将WiLAN打造成为市场上最大的非执业实体之一,他退休的消息对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不过WiLAN在2015年11月宣布Jim Skippen将会留任,并从飞思卡尔半导体手中收购了3300项专利。这(再加上奇梦达交易)已彻底转变了WiLAN的专利组合 。
10 Eran Zur, Fortress
作为债务融资的先驱,这位投资巨头仍是出手不凡,它与Inventergy和Marathon Patent Group等非执业实体达成了诸多协议。Eran Zur曾在Lemelson医疗、教育和研究基金会负责许可业务,后成为RPX的创始人之一,于2013年再次跳槽加入Fortress投资集团,负责知识产权融资和投资。
9 Ilkka Rahnasto, 诺基亚技术
2016年8月底,消息传出来Ramzi Haidamus正在离职,将不再担任诺基亚技术的负责人,而该部门专门负责管理这家芬兰公司的专利组合。Ramzi Haidamus突然离职后由专利许可业务负责人Ilkka Rahnasto接替其职务,成为诺基亚最高级别的专利交易主管。与阿尔卡特朗讯的合并以及凭借与三星达成的两项重大交易成功跻身专利年盈利超10亿美元之列,Ilkka Rahnasto新的职务将是他有更大平台发挥。
8 Gustav Brismark, 爱立信
Gustav Brismark接替Kasim Alfalahi成为爱立信的首席知识产权官。在Kasim Alfalahi的带领下,这家瑞典电信巨头已转型成为一家许可大户,优秀专利组合每年都能带来10亿美元的收入。虽然Gustav Brismark多年来都是爱立信专利团队的高级成员,也对其专利组合和许可了如指掌,但他上任之时恰逢整个专利交易和许可业务面临挑战,这给他和团队继续实现增长增加很大压力。不过,物联网连接设备的预期增多和第五代移动技术的发展都是他可以利用的契机。
7 Steve Mollenkopf, 高通
因许可方式在中国接受调查并被国家发改委重罚之后,高通的专利财富仍主要集中在亚洲的最大的市场。由于中国对高通前景的影响重大,因此它与该国主要技术企业签署的每份许可协议都具有特殊意义。最近达成的交易包括与小米、华为、中兴和TCL建立合作协议。2016年高通与魅族达成和解,将又一中国手机制造商纳入其专利许可计划。
6 王翔, 小米
过去一年来,很少有公司能像小米那样拿出重金招募顶尖的知识产权高管。这家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最终找到高通中国前任主管王翔,请其担任战略合作副总裁。王翔自己并不是专利专家,具体负责知识产权和供应链两个团队。不过,他身边并不缺乏专业人士:他专门聘请了京东方的孙豳担任诉讼总监,指导公司收购了智谷;而来自智谷的林鹏现负责小米的许可和交易战略部门。除与自己的前雇主达成一项许可协议外,王翔还通过签署许可协议满足了公司对更多专利的迫切需求:2016年6月份的一项交易显示这家中国公司又从微软获得了1500项专利。[请参阅上面的访谈]
6 王翔

小米的首席合作伙伴
过去两年来,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已成为中国年轻企业的典型代表,在知识产权领域也引起了成熟竞争对手的关注。公司创始人雷军认为,引入顶尖知识产权商业人才与购买专利同样重要。2015年6月,小米将高通大中华区主管王翔招入麾下,随后宣布了由他负责公司知识产权业务。
王翔拥有20年的半导体和通信行业管理经验,在圣地亚哥的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任职期间经常接触知识产权:“十四年前加入高通时,我便在一个半导体团队工作。众所周知,高通在知识产权方面非常强大,因此我开始虚心学习这种非常独特的商业模式,并参与了许多知识产权项目。”到目前为止,王翔在任期间的许可交易、专利收购和新聘员工数量均表明他已羽翼渐丰:“虽然我来到小米还不到一年,但我觉得已经加入很久了,因为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已经太多。小米是一家充满活力的年轻公司,我们要努力取得更好的发展”。
作为战略合作的高级副总裁,王翔除了负责知识产权,还要负责供应链团队的管理。这样的职责划分清楚表明,在小米眼中专利并不是一种规避诉讼的方法,而是一种与供应商和竞争对手建立业务关系的关键手段。“知识产权根本上有商业性质,所以我认为商业引领它的战略和实施很有道理。”
为了弥补王翔在专利交易经验方面的缺失,小米还专门聘请了经验丰富的专家来负责知识产权各部门并直接报告给王翔。公司已聘请了京东方的前知识产权负责人孙豳来领导诉讼团队;并通过股权收购掌控了专利基金运营商智谷及其团队。智谷总裁林鹏现在负责管理小米的许可团队,他曾任职高智。
该团队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公司早期最重要的创新是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 曾凭借定制化操作系统、用户体验和盈利颇丰的电子商务,成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现在,公司必须在硬件领域站稳脚跟。“我们需要更多地参与技术创新,”王翔说:“去年我们申请的专利已超过3000项,但我们将会继续加大在产品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资源投入。”
随着小米将目光抛向中国以外市场,专利许可必会在确保操作自由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公司曾在2015年冬天与高通展开合作,2016年6月又与微软公司签署了协议。王翔说:“我们的战略非常简单和直接:与许可方建立长期的、可持续的和双赢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希望双方都能获得公平,共同实现可持续增长。”
5 Erich Spangenberg, Marathon Advisors
2015年,Erich Spangenberg花了很多时间并最终与对冲基金投资者Kyle Bass建立合作关系,围绕医药专利提交了一系列的IPR。2016年5月,有消息确认他将加入Marathon Patent Group,他在这家非执业实体中拥有大量股份。从那时起,Erich Spangenberg开始掌管这家非执业实体的专利许可和收购机构Marathon Advisors。他显然得加鞭快跑。8月,Marathon宣布从西门子收购了300多项专利,并与一家大型基金和财富全球50强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对其10000多项专利组合展开货币化。
4 Mark Kokes, 黑莓
作为黑莓的知识产权许可和策略主管,Mark Kokes在将这家加拿大技术巨头转型为货币化市场主力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4年从InterTrust跳槽到黑莓以来,他已带领公司与思科和佳能等达成了诸多许可协议,并向私募股权基金Centerbridge Partners出售了一系列专利组合。Kokes还带领黑莓第一次高调提起了专利诉讼,相继将Avaya和BLU推上被告席。短短两年间,他已彻底改变了黑莓对知识产权的认知。
3 丁建新, 华为
作为中国最为精明的知识产权所有者,华为在2016年的全球舞台上享尽风光。对于负责知识产权职能的丁建新来说,获得国际认可的道路一直很漫长。丁建新曾是华为的一名研发工程师,10年前开始担任现职;在此期间,知识产权团队(目前已有数百人)以及专利资产(尤其是海外专利资产)都在稳步增长。这使得该公司与竞争对手达成了的许可协议越来越多,而丁建新采用的策略是尽量减少华为遭外国公司起诉的几率。最近的亮点包括与苹果签署了诸多许可协议,大量媒体猜测它们必将为华为带来收入;并在美国和中国将三星推上了被告席,这是它针对外国公司提起的首场专利侵权诉讼。[请参阅下面的访谈]

3 丁建新
率领华为知识产权
电信和电子巨头华为的巨大进步和成就成为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跨越式发展的最佳示范。自2006年,丁建新便领导华为的知识产权团队。
问:你在华为是如何起步的?
1995年我作为一名硬件工程师加入华为,当时公司正在开发C&C08交换系统,这也是公司历史上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多年前,当我把客户带到公司展厅时常会指着机架上几百块电路板中间的一个,然后自豪地说:“看!这块电路板是我设计的。”当然,现在从展厅已不能找到那块电路板了,因为华为的发展太快,技术总在不断更新。
问:你什么时候加入了知识产权团队?
我被调到知识产权团队非常意外。大约在10年前,公司的一位高管突然打电话说:“你来知识产权部上班吧。”当时我并不明白知识产权能为这家公司带来多少价值。要进入知识产权部门,我就不得不离开工作多年的研发团队,我熟悉那里的每个同事。我当时认为这种调动非常无趣。华为的知识产权团队非常小,只有十几位成员,与我以前领导的数百人的研发部门完全不同。
但经过十年发展,我们的知识产权团队现已拥有数百名同事,还在深圳、北京、上海、慕尼黑、旧金山湾区和德克萨斯开设了分支机构。在我加入时,每年新申请的专利已经约3000件,但国外的并不是很多。我的第一个决策便是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大量提交专利申请,随后向其他经济活跃的地区和国家扩展。华为现在拥有的美国专利已超过7000件,每年增加1500件左右。同样在欧洲,我们近几年来也申请大量专利。
问:你如何评价华为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管理不仅意味着要拥有专利组合,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与其他专利权人做交易和合作来提升公司拓展全球业务的能力。我们能在中国、欧洲和其他地区取得成功,靠的是华为对第三方知识产权的尊重以及我们在专利许可和交叉许可方面的优良做法。许多人问我与中国的其他公司相比,华为遭到竞争对手诉讼的几率为什么较少;还有人说华为肯定是下一个被告。事实上,华为已与大多数竞争对手签订了专利许可协议。
问:你已签署了一些重大的交叉许可协议,那么现在的许可市场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华为扮演着许可方和被许可方的双重角色,因此采用的是一种平衡的许可策略 — 不仅要让许可方的研发投资获得合理回报,而且还要避免对受让方的业务造成过度负担。知识产权制度的初始意图在于通过打造合理的研发投资回报机制,来补偿和促进创新。不过,我们也看到一些许可方提供的报价已远远超出了合理回报的范围,这就涉及到行业专利许可合法性的问题。
问: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知识产权格局将会如何变化?
如果你是一位从业者,便会发现来自美国的不是非执业实体的许可人已越来越少。不喜欢专利保护的美国实体公司越来越多:首先是因为互联网和开源技术从根本上影响到专利许可和买卖,其次是因为生产和制造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亚洲,亚洲公司持有的专利越来越多。但是,既然专利制度仍然存在,这场游戏就得继续下去,专利市场的机遇就像制造业一样也从西向东转移。
2 Allen Lo, 谷歌
谷歌首席专利官Allen Lo去年登上榜首,但在最新排名中下滑一个位次,其部分原因在于集团无法维持2015年的步伐 — 几乎每周都有计划高调推出。但是,Allen Lo和他的团队继续稳住了Google市场巨头的地位。2016年5月,它与其他公司共同发起了“行业专利购买”(IP3)计划,其前身是谷歌2015年自己推出的“专利购买推广”计划。该公司也是智能手机市场缓和时期的推动者之一,去年9月宣布与微软达成一项协议,由此结束了双方的诉讼大战。其全球专利组合一直在不断增长,所覆盖的行业面也越来越广泛。Allen Lo已在Google创建起世界一流的专利职能部门,在任期间他无疑将会做出更大贡献。
1 Erich Andersen, 微软
微软首席知识产权官Erich Andersen曾在去年首次跻身40强之列,2016年则一举夺得冠军。随着一系列许可交易的签署(其中包括与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高调达成的协议),这家软件巨头再次证明它拥有技术领域最具价值的专利组合。不过,Erich Andersen在微软知识产权事务方面非常注重合作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因为公司已开始转移业务重心,努力扩大产品的设备覆盖面。这一点从与小米以及随后联想协议中都可以看出。这家美国公司正在将业务扩展到新的地域和技术市场,因此必将利用专利来建立其更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些给微软带来的收入可能远远超过目前专利许可给公司创造的盈收。
表1. 2016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创市者
1. |
Erich Andersen,微软 |
2. |
Allen Lo,谷歌 |
3. |
丁建新,华为 |
4. |
Mark Kokes,黑莓 |
5. |
Erich Spangenberg,Marathon Advisors |
6. |
王翔, 小米 |
7. |
Steve Mollenkopf,高通 |
8. |
Gustav Brismark,爱立信 |
9. |
Illka Rahnasto, 诺基亚 |
10. |
Eran Zur,Fortress |
11. |
Jim Skippen,WiLAN |
12. |
Edward Jung,高智 |
13. |
Hideo Toyoda,松下 |
14. |
Bill LaFontaine,IBM |
15. |
Seungho Ahn, 三星 |
16. |
Brian Hinman, 飞利浦 |
17. |
William Coughlin,福特 |
18. |
John Amster,RPX |
19. |
William Merritt, InterDigital |
20. |
Toshimoto Mitomo,索尼 |
21. |
Russell Binns,Allied Security Trust |
22. |
Simon Segars,ARM |
23. |
周延鹏, Wispro |
24. |
Kasim Alfalahi,Avanci |
25. |
Phil Hartstein,Finjan |
26. |
Keith Bergelt,Open Innovation Network |
27. |
Arvin Patel,Technicolor |
28. |
Didier Patry,France Brevets |
29. |
Shigeharu Yoshii,IP Bridge |
30. |
Courtney Quish, Rovi |
31. |
BJ Watrous, 苹果 |
32. |
Joo Sup Kim, LG电子 |
33. |
Ashley Keller,Gerchen Keller Capital |
34. |
Louis Graziado, Acacia |
35. |
Masayoshi Son,软银 |
36. |
Joe Chernesky, Kudelski |
37. |
Kwang Jun Kim,Intellectual Discovery |
38. |
Leslie Ware,PanOptis |
39. |
Robert Amen,Vector Capital |
40. |
Billie Chen,台积电 |

1 Erich Andersen
开辟微软新的专利决胜之路
微软知识产权涵盖到专利市场的诸多领域,从许可、聚合、协作、投资到出售和收购。凭借着这种广度,公司两年前的知识产权负责人Horacio Gutierrez成功登上了我们第一年该排名的桂冠宝座。此后不久他退休,成为微软的总顾问,后又加入Spotify负责法律部门。
作为Horacio Gutierrez的继任者,Erich Andersen率领微软在专利市场仍未逢对手。在陷入困境两年之后,这家软件巨头新的知识产权主管已释放出巨大能量。Andersen及其团队一直在努力重塑公司的专利战略,来吻合整个公司转向注重协作和合作伙伴关系的经营方式。
对于行业的许可巨头来说,这种转变非常不易。Andersen说:“我们认为,与公司进行许可交易、争取更多合作机会的战略非常成功。”“其中与一些公司达成的合作好像是一种真正的突破。”
Andersen把中国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因为这个市场对许多专利权人(包括微软)来说都很有挑战。2016年6月,它宣布已与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签订重要许可协议,而小米正在迅速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除了交叉许可以及允许一些小米手机预装微软的一些产品外,这家美国公司还做出了一个罕见的举动:向小米转让1500项专利。“剥离专利并不是我们的常规做法,”Andersen坦言道。“此项交易便是围绕他们的业务需要而达成的。”换句话说,我们采用的是一种根据需要制定的方法,旨在建立一种富有成效的持续合作关系。
反映出这种实效策略的,不只是Andersen及其团队所签署了一系列的许可交易。2016年9月,微软和谷歌宣布结束他们在全球展开的一连串专利纠纷,并表示他们将会“合作处理某些专利事务”。从那时起,两家公司便与一些主要实体公司展开合作,共同设立了IP3 计划,为专利所有者打造出了一个专利出售平台。“从历史上看,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并不少见,”Andersen指出。“IP3计划是我们进行的一个实验,目的在于探索更好的方法来提高专利权人的专利转让效率。”
纵观Andersen所做的工作,他第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显然都是在进行内部分析和规划,第二年是从中挖掘回报。“进入2015财年时,我们必须审视知识产权格局,然后确定我们想要实施的战略变革,”Andersen说。他指出,美国新的判例法已为一些专利蒙上阴云,尤其是与软件相关的专利,规划风险由此增加。然而在谈论新的发展方向时,Andersen又回到了熟悉的主题:“我们决定转变战略,决定利用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双方公司的商业价值。”过去一年的成绩无疑验证了这种做法的正确性。
然而当Andersen接手时,微软的许可收入已遇到压力。2015/16财年的第三季度业绩显示专利费收入已下降26%。Andersen承认,这反映出了这种更着重合作策略的两面性,它并不完全注重增加公司盈利;同时,事实是在全球智能手机,大多数设备的价格都已暴跌。这个下跌会自然到影响许可收入,因为许可费与销售量存在直接关系。
进入自己掌舵的第三年,Andersen指出未来12个月需要留意的三大方面。他希望美国法院能够进一步澄清可专利标的物等方面的问题。知识产权环境将会随着云技术如何发展,也值得关注。最后,Andersen指出中国和亚洲市场将会继续发展,有可能出现更多诉讼。
表2.2015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创市者
1. |
Allen Lo,谷歌 |
2. |
Erich Spangenberg, nXn |
3. |
Kasim Alfalahi, 爱立信 |
4. |
John Amster,RPX |
5. |
Jim Skippen,WiLAN |
6. |
William Coughlin,福特 |
7. |
Laura Quatela, Alcatel/Technicolor |
8. |
Eran Zur,Fortress |
9. |
Steve Mollenkopf,高通 |
10. |
Edward Jung,高智 |
11. |
Ramzi Haidamus, 诺基亚 |
12. |
Erich Andersen,微软 |
13. |
Bill Merritt,InterDigital |
14. |
Hideo Toyoda,松下 |
15. |
Ken King, IBM |
16. |
BJ Watrous, 苹果 |
17. |
Deirdre Leane, IP Nav |
18. |
Simon Segars,ARM |
19. |
Brian Hinman, 飞利浦 |
20. |
Matt Vella, Acacia |
21. |
Kyle Bass, Hayman Cap |
22. |
Doug Croxall, Marathon |
23. |
Hiroshi Nishimoto, NEC |
24. |
Guy Proulx, Transpacific |
25. |
Jean-Charles Hourcade, France Brevets |
26. |
Stephane Rougeot, Technicolor |
27. |
Toshimoto Mitomo,索尼 |
28. |
Ashley Keller,Gerchen Keller Capital |
29. |
John Lindgren, Conversant |
30. |
Joo Sup Kim, LG电子 |
31. |
Dana Hayter, 英特尔 |
32. |
Kenichi Nagasawa, 佳能 |
33. |
Ira Blumberg, 联想 |
34. |
Boris Teksler, Unwired Planet |
35. |
Peter Holden, IP Create |
36. |
YP Jou,Wispro/ScienBiziP/MiiCs & Partners |
37. |
Joe Chernesky, Kudelski |
38. |
Kwang Jun Kim,Intellectual Discovery |
39. |
Gerald Holtzman, PMC |
40. |
Ron Epstein, Epice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