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识产权市场的驾驭者
This is an Insight article, written by a selected partner as part of IAM's co-published content. Read more on Insight
一群精英借助创新性大额交易、新的价值创造方法和领先的思维,不断推动国际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向前发展。我们在此为您公布“2015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创市者”
我们在《知识产权资产管理》第66期首次推出了“创市者排名”(2014年7月/8月,第61-75页),知识产权市场在此之后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我们公布前40名市场领导者一个月后,美国最高法院宣布了Alice一案的裁定,这标志着一个极不确定的新时代的到来:软件专利的可行性备受质疑,美国专利法第101条有关可专利性的规定也将几十位专利案原告推入尴尬境地。除以前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的大量判决和专利审理及上诉委员会(PTAB)的活动外,这次裁定更让美国的许可活动噤若寒蝉—潜在授让人在启动法律诉讼之前再也无心坐下进行谈判。
另一方面,我们也报称已完成的专利销售量正在上扬。Allied Security Trust(《知识产权资产管理》第69期,第45-51页)和Richardson Oliver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博客,2 015年5月1日)的研究发现,2014年的专利交易活动持续增多,2015年也延续了这一趋势。不过,《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标杆调查(第72期,第56 -73页)显示交易价格裹足不前,甚至出现了下降。美国似乎是一个买方市场,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种趋势将在短期内发生变化。
美国的交易更加困难,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却是交易量上涨。欧洲—尤其是德国—正在成为引人注目的大额诉讼平台,新的单一专利和统一专利法院一旦运作这种趋势必将有增无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亚洲公司不仅积极收购和许可宝贵的专利组合,而且还制定了自己的专利货币化计划—通过自身和与第三方合作方式。
鉴于这些趋势,若发现我们“2015创市者排名”中的非执业实体高管和投资者出现下降、运营公司高层领导开始增多,也就不必大惊小怪了。地域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前40名市场领导者中来自北美组织的少了,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多了。不过,我们的评选标准并没有改变。
对我们来说,《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创市者已成为全球知识产权市场的主要推动力。我们并没有使用客观指标来衡量他们,我们的评选是基于自己的观察、公布的交易活动以及与几十位市场参与者的对话。当然,我们的评选只能依据公开的可利用信息。就其性质而言,我们很难捕捉到秘密进行的交易和没有公开的创新性策略,因此也就无从了解幕后主导者。
因此,我们可能会遗漏有些人,而且并非每个人都会赞同我们的评选,更不用说他们出现的先后顺序了。不过,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认识到我们在为一个极其不透明的市场把脉,力求反映事实。
40 Ron Epstein,Epicenter IP集团
Ron Epstein曾在Wilson Sonsini Goodrich& Rosati律师事务所磨练多年,并曾就职于英特尔,因此他在专利市场所拥有的经验、许可悟性和交易决策在市场上鲜有人可及。自组建Epicenter IP集团以来,他最大的成就是成功地策划了西班牙电信公司Fractus的许可活动。总体而言,Epstein在职业生涯中共参与和主导完成了150多项交易,销售额和许可收入超过10亿美元。这标志着他已成为专利市场的著名顾问之一。
39 Gerald Holtzman, Personalized Media Communications
Gerald Holtzman曾在1996年至2014年期间担任Personalized Media Communications公司的法律总顾问,实施了市场中最有效的许可计划。现在他已升任公司总裁,但仍积极参与涵盖一系列的通信系统、设备和网络专利组合的管理。2015年,夏普和A rris集团成为该公司的授让方,与它合作的著名企业还包括思科、索尼、摩托罗拉和DirecTV。在美国正在进行的专利改革讨论中,Holtzman也代表许可方发出了不可忽略的声音,呼吁拟议的立法案要兼顾平衡。
38 Kwang-Jun Kim, Intellectual Discovery
Intellectual Discovery公司是由韩国政府建立,负责实施该国的第一个主权专利基金,并为国内行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公司自2010年7月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在过去五年中,Intellectual Discovery及其附属公司—所管理的专利资产超过4.6亿美元—已打造出拥有近5000项专利的资产组合,价值超过1亿美元,200多家公司已签约加入它的防御专利池计划。今年早些时候,Kwang-Jun Kim被任命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其未来的任务是不断拓展业务,为投资者带来更多回报。Kim之前供职于三星显示器公司,担任首席知识产权官(CIPO)和法律总顾问,并成为了韩国知识产权界的一位重要思想领袖,名声显赫。在三星显示器公司工作期间—此前他是母公司三星电子的知识产权中心副总裁—K im积累了丰富的跨国知识产权诉讼、国际诉讼和许可谈判从业经验。在Intellectual Discovery公司开始更积极变现其专利组合的新阶段,这些正是它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
37 Joe Chernesky, Kudelski集团
过去18个月,瑞士数字安全与融合媒体系统公司—Kudelsk i完成了一系列的重大许可协议,的确值得自豪。能与Netflix、彭博、谷歌和迪斯尼等名企达成交易,其背后的推手是该公司的知识产权高级副总裁JoeChernesky。Chernesky直接向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ndré Kudelski报告。2012年加入该公司之前,他曾在高智公司担任副总裁兼全球许可销售总经理(之前是IPotential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以柔克刚是他最喜欢的工作手法,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公司战绩累累,却很少与人闹上法庭—由此可见Chernesky与他的团队深虑周全,足以让潜在的合作伙伴信服。对于专利诉讼,欧洲仍是一个日益受到青睐的地区。

从长计议
过去几年间,Kudelski集团在许可业务领域已取得了累累硕果。这些成功大部分都应归功于高智公司的前任高管乔Joe Chernesky—他于2012年4月加入该集团,领导知识产权部,直接向首席执行官报告。
去年,Kudelski集团的许可业务已获得大跨步发展,谷歌、迪斯尼、彭博、Netflix等均已签约成为公司的受让人。获得这些新成绩的原因是什么?
我之所以加入Kudelski集团,是因为董事会已决定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凭借公司提供的这种基础,我便能建立一个高瞻远瞩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的组织。与业务开发一样,专利许可也是一种发展关系的活动,离不开远见、投资、承诺和技艺高超的团队。这与集团专利组合的基本性质相结合,便能让我招募到世界一流的团队,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专利许可。André Kudelski是我们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前进的过程中他一直是我们灵感和动力的主要来源。凭借坚实的战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大力支持、强大的专利组合和世界一流的人才,我们将自己的业务推进到了新的水平,并获得了全集团的广泛支持。
通常来看,Kudelski集团总能成功与受让人签约而无须诉诸于法律—即使卷入诉讼它也是战无不胜。你如何描述公司的许可策略,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打官司?
我们探寻的是多方面的潜在成果,其中包括产品合作、知识产权战略关系或者是直接的专利许可。集团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我们的价值预期必须理性,要建立在不断变化的基础上,在美国尤为如此。我认为正是这种理性让我们获得了良好发展。以真诚和尊重的态度接近每家公司,我认为这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但是,这其中也需要互谅互让。许多公司都非常尊重知识产权,愿意进行友好谈判,但还有一些公司却做不到这些。诉讼并不是两家公司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上策之选,它的效率非常低,但有时却不得不这么做。目前,看到一些企业对知识产权市场的不确定性做出的反应,我对于诉讼数量的增加丝毫不感到惊讶。
你在2012年加入了高智公司。在那段时间,你对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与战略实施了哪些变革?
我以Stefan和André Kudelski建立的强大基础和历史创新为起点,组建了一个包括技术人员、产品经理、业务和知识产权专家以及律师在内的团队,并实施了我先前提到的发展计划。我们从内外部广招贤才,组建了世界一流团队,在整个组织中通力合作,将触角伸入到集团业务的各个方面。我走遍了集团的各个部门,经常与执行团队和董事会共同探讨创新与知识产权,共谋企业的发展大计。我还改进了我们比较有效的专利计划,将投资重新定位于获取专利的方式和方法(有机地和通过收购),以适应我们新的知识产权战略和业务计划的需要。(JE)
36 YP Jou, Wispro/ScienBiziP/MiiCs & Partners
Wispro集团首席执行官YP Jou可谓一个多面手。除领导着一家知识产权战略顾问和律师事务所外,他还管理着专利货币化公司MiiCs & Partners和ScienBiziP咨询公司—2013年,鸿海集团(又名富士康)将其知识产权业务分拆开来,单独成立了ScienBiziP咨询公司。Jou已在鸿海集团担任法律总顾问18年,见证了这家台湾公司的不断成长并最终成为一个区域性的知识产权大鳄。他之后选择离开并成立了Wispro集团,今天在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的授意下他再次与鸿海集团携手合作,主要负责该公司的知识产权业务—不过这一次是作为第三方,而不是一名雇员。除主要负责该集团的知识产权战略外,随着台湾的专利权人希望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专利组合,Jou自己的公司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厂商客户。

一位多面手
YP Jou手头工作相当多。作为ScienBiziP—由鸿海集团(又名富士康)的知识产权部门分拆而来—的董事长,他管理着全球最大的一专利组合之一。多年来,这家台湾高科技厂商在本土市场提出的专利申请均超过了其他任何一家实体。此外,富士康还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海外专利组合建设者。2 014年,它在中国大陆的企业专利申请排名中名列第九,被授予专利811项;而它在去年获得的美国专利为1537项,排名第18位。尽管任务繁多,但Jou以自己的能力证实了一点:他是这个职位的最佳人选。毕竟,他在富士康担任过18年的总法律顾问,后加入国立台湾大学的工业技术研究院成为一名顾问,并最终成立了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咨询和律师事务所—Wispro集团。“我差不多30年前就加入了富士康,”Jou说。“在过去,富士康一直是外国竞争者的诱捕目标,每年都面临着众多的专利诉讼。为帮助公司抵御进攻并最终实现发展,我在任职期间建立起大约由400人组成的法律和知识产权团队。”这就是2013年当ScienBiziP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后,富士康创始人兼董事长郭台铭执意邀请Jou来掌舵的原因。
从富士康独立出来的一个好处是S c i e n B i z i P—以及Wi s p ro集团—可以为一系列客户提供服务,而这正是Jou为自己分配的核心任务:推进该地区的知识产权业务向前发展。“台湾和中国大陆的产业已经遭受并且继续遭受来自专利壁垒和诉讼之苦,”他解释说。“虽然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公司在全球提交的专利申请并不少,但大多数投资都得不到回报。与此同时,它们还会遭到世界各地的起诉,被迫向外国实体支付高额的许可费。”例如,台湾2014年在研发方面投入大约150亿美元,申请专利方面的开支达到6亿美元。“这些付出换来的只是9200万的许可收益,而台湾每年要向外国权利人支付的许可使用费则达到了6 0亿美元,”他继续说。“我成立Wi s p ro集团的一个动机是为大中华地区所有的公司提供全面服务,帮助企业实现自己知识产权的价值。Wispro已花费大量资金来开发我们自己的方法和系统,帮助企业建立和扩充它们的知识产权组合。通过我们提供的服务,我们的客户就能参与国际竞争。”
Jou 所拥有的另一家公司是MiiCs & Partners。这家公司成立于2 014年,其团队成员有曾就职于爱立信,Wilan,InterDigital,西门子和IBM等重量级公司和专利许可机构。M i i C s专注于代表客户进行专利的购买、销售、许可和诉讼,其中就包括富士康。除负责这家台湾公司对谷歌的专利销售外,还为其购买到N E C的显示相关专利组合。MiiCs后来起诉船井电机、东芝和三菱电机侵权,并最终在今年七月达成和解。|
Jou认为,台湾和中国大陆公司的收购和诉讼活动不断增多,其中大都是由专利质量问题造成,而这也是成立MiiCs的原因。“它们不能继续依靠现有的低劣专利了,否则在其他国家发展时必会碰壁,”他说。“这就产生了从其他国家获得资产的需求。未来几年,国际市场交易在亚洲公司的参与下将会变得更加活跃。”(JE)
35 Peter Holden, ipCreate
作为专利交易的撮合者,很少有人能像Peter Holden那样取得那么多的战绩。在松下、Coller Capital和IP Value供职期间,经他撮合的交易就有几十个。但是现在,Holden已不再购买和出售专利了。作为ipCreate公司的总裁,他正在利用自己从大型技术公司获得的广泛的人脉推动这家定制发明型公司的业务发展、协助其获得资金。早期迹象表明,他在这两方面均已获得巨大成功,然而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推动业务开始运营是一回事,维持和确保其不断发展则是另一回事。但是,在执行总裁John Cronin和董事长Marshall Phelps的领导下,公司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尤其是在公司研发成本从来没有这么高,财务审查这么严格的时候。
34 Boris Teksler, Unwired Planet
几年前,当Boris Teksler离开苹果公司,转而担任Technicolor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时就让人们惊诧不已。在苹果公司,他负责的是专利许可和战略。现在他又一次选择跳槽,六月份开始担任非执业实体—Unwired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无论是因为新岗位所具有的吸引力,或因为Technicolor公司的董事会之战让他身心疲惫,还是两种原因皆有,Unwired公司八月份420 0万美元的年度亏损都会让Teksler感到任重而道远。不过,凭借从公司前身—Openwave所继承下来的移动互联网基础专利,以及2013年从爱立信获得的2000多项专利,Teksler依然前途光明。随着Teksler公司对众多高科技公司的呼吁和欧洲诉讼的增多,未来几年,人们对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会更加关注。进行一些产品开发也是一种选择。
33 Ira Blumberg,联想
与过去相比,大规模专利交易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相对平静。但中国联想改变了这一趋势,从日本的NEC以及非执业实体UnwiredPlanet等公司的手中购买了大量专利。它还通过并购扩大了自己的专利储存,比如收购了IBM的服务器业务和摩托罗拉移动公司。这些大宗交易均由联想知识产权神经中枢策划,它不在北京而是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副总裁Ira Blumberg在这里制定和实施着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其目的是扩大公司在北美和欧洲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同时提高其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产品供应。Blumberg不仅拥有购买专利资产的犀利目光,而且也是联想有机组合不断增长的关键推动者,这种增长会为公司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多宝贵机会。
32 Kenichi Nagasawa, 佳能
有些日本公司决定通过出售专利来实现专利的货币化,有时还会选择与非执业实体合作。但对于大多数日本国内企业而言,这样做仍是凶多吉少。在这些比较保守的声音中,佳能的知识产权负责人、董事会成员Kenichi Nagasawa的观点最为重要。对于Nagasawa来说,在公开市场进行专利交易最终只能适得其反,损害日本公司的经济利益—因为这些资产可能会落入“专利流氓”的手中,或助长“专利流氓”的淫威。Nagasawa虽然在专利货币化方面非常保守,但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消极的观察者,事实上远非如此。在与谷歌联手建立“License On TransferNetwork”的过程中,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权利人联盟承诺,在决定出售专利时应将许可授予其他成员—在日本的公司知识产权领导者的圈子里,他最有影响力之一。
31 Dana Hayter, 英特尔
在副总裁Dana Hayter(负责知识产权业务)的领导下,英特尔在探索新市场、实现技术的过程中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玩家。据报道,该公司在过去一年所完成的最大的一次专利交易是收购了原先属于Powerwave的1400份专利资产。虽然一位发言人告诉《知识产权资产管理》说,所支付的金额对公司“算不上什么”,仍有可能进行大笔交易,但无论价格是多少,这笔交易依然彰显出了英特尔的高瞻远瞩。一系列的并购和融资交易也提升了公司的知识产权地位,其中包括大量入股中国国家所支持的半导体投资工具—清华紫光。最近,对于有关美国专利改革和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讨论,英特尔也是一位主要的参与者。今年六月在旧金山召开的全球知识产权商业论坛上,Hayter在发言中做出预测:由于这些问题,技术主导型交易—而不是直接专利许可—将会成为知识产权市场更为常见的特点。凭借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这些问题解决后英特尔定能受益丰厚。
30 Joo Sup Kim, LG电子
就专利而言,韩国财阀(大型企业集团)通常会将精力集中在专利申请数量上,以求获得交叉许可。但在过去几年中,LG集团的旗舰公司—LG电子(LGE)已勇敢采取更为积极的诉讼和许可方法,以提升其众多专利组合的价值。这种新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LG电子的知识产权中心副总裁—Joo Sup Kim。Kim于2011年加入该公司,由此带来了数十年的全球知识产权纠纷和许可谈判经验。他曾为LG Display、GoldStar和LG Semicon等其他LG集团子公司提供支持。从那以后,Kim与团队在知识产权交易中变得日益活跃,在诉讼中坚决捍卫公司利益。最近,LG电子正在寻求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合作,以进一步释放自己的知识产权资产价值。

逆流而上
作为LG电子知识产权中心的副总裁,Joo Sup Kim所负责的—用韩国的术语来讲—就是开发革命性的知识产权战略。其国内的竞争对手仍关注的是以大量的专利申请实现交叉许可,而LG电子却与众不同地采取了更积极的货币化和诉讼手段。
你第一次加入了L G电子团队是什么时候?你一直从事的是知识产权业务吗?
我于1984年加入了GoldStar[LG电子的前身]的知识产权部,之后在LG的多个下属企业工作了3 0多年—其中包括曾在LG -Philips Display和LG Display担任知识产权部负责人,并最终来到LG电子,起初担任负责许可和诉讼的副总裁。在那段时间,我在全球一共参与了230起知识产权诉讼和30多次的专利审判。
就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而言,谁对你的影响最大?
在早期阶段,我的许可活动经验主要来自Zarember先生,我们参与了有关GE/RC A许可的谈判。我的合同与知识产权法律经验大部分都是我的老朋友—RogerS Borovoy所赐[他目前在加州的Fish &Richardson担任律师]。
当然,我还从合作伙伴和对手身上学到了许多经验教训,他们供职的企业包括IBM、飞利浦、Technicolor、柯达和Sisvel等。
请简单描述下LG电子的知识产权战略?
为实现我们“全球第一”的发展目标提供支持,并相应发展我们的知识产权组合。牢记这一理念,我们与研发同仁展开了紧密的合作—特别是在核心技术领域,如标准技术和LG的“独特卖点”或“LGUSP”技术。包括许可和诉讼在内,我们还实施了攻守兼备的知识产权战略,从而为我们的研发自由提供支持。此外,我们还实施了积极的知识产权货币化战略,保护LG电子的知识产权资产并创造更大价值。
LG电子目前所面临的最大知识产权挑战是什么?
作为一家消费品制造商,我们正面临着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非执业实体的诸多知识产权挑战。其中有些非执业实体很理性,但也有一些总会对无价值专利提出不合理的要求。LG电子积极应对专利纠纷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并实施各种战略来尽量减少知识产权风险。
韩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通常都是被动和防御性的,但有迹象表明LG电子在诉讼和许可方面已变得更加主动。哪些因素让LG电子改变了自己的策略?
LG电子会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实施进攻措施。如果要求合理,我们通常奉行的是双方共赢的问题解决原则。但对于不合理的狂妄要求我们就会积极应对,将它们彻底消除,即使诉讼费用再高我们也在所不惜。此外,我们还在努力减少运营公司的许可费负担,努力建造一个可供我们自由运营的环境。
随着韩国企业在知识产权资产的保护和货币化方面变得更加积极,你认为韩国市场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对知识产权侵犯行为处以更高的损害赔偿,这在韩国已成为一种趋势。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运营公司面对全球知识产权问题有的如鱼得水,有的却水土不服;我们正在努力提升我们的知识产权业务能力。此外,随着韩国专利业务的发展以及在技术和知识产权领域领导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很多韩国企业都开始优化利用自己的知识产权资产,更积极地通过货币化来促进业务发展,从而在市场上占据更有竞争力的地位。(JE)
29 John Lindgren, Conversant
在日益严峻的非执业实体市场中,Conversant—其前身为MOSAID—在业界却是一枝独秀。该公司的收入在2014年刷新纪录,其后在2015年年初又与不知名的半导体公司成功签署了两大许可协议—其中一个在非执业实体所完成的交易中为最大。Lindgren自2006年加入该公司以来便成为了一位坚定的领导者,见证了公司名称的变更和2011年Sterling Partners对其的私有化,并在今年早些时候出售了公司的产品开发业务。在他的领导下,该公司还走在了倡导专利许可道德原则的最前沿,并通过专利权公开登记(Open Register of Patent Ownership)提高了自己的透明度。现在,将自己和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资产货币化已成为该公司的关注重点,而Lindgren长期从事许可业务,由他带领公司奋发前进再合适不过了。

最佳做法和最好交易
从许多方面看,Conversant在当前专利市场许可业务中的定位都非常准确。2011年,这家公司被私募股权基金Sterling Capital Partners为首的投资者私有化,成功躲过了股票市场的冲击,而许多公共知识产权公司的股价都出现了暴跌。它还制定了一个战略,对内部开发的、收购的以及合作伙伴的专利进行妥善保护。最近,它还推出了一系列最佳做法来指导自己的许可谈判,这一策略使得自己在非执业实体界一枝独秀。
Conversant首席执行官John Lindgren称,公司2014年的收入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公司业务在2 015年也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成功完成了两个大额半导体许可交易,其中一个还是公司所收获的最大一笔。“半导体行业依然有不少理性的玩家,他们不愿给自己留下在诉讼中受伤的机会,”Lindgren说道。他还说,Conversant的最佳做法和不以诉讼为目的的处世之道让公司在许可谈判中受益匪浅。
这种战略还为Conversant赢得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因为公司能帮助它们变现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我们认为你不应首先采用诉讼,除非对方的确非常顽固或早已是恶名远扬。”Lindgren说。
Conversant的前身为一家半导体技术企业(当时被称为Mosaid Technologies),2015年上半年从高科技业务分拆出来,开始专注于许可业务。林格伦说,公司的投资者都渴望我们能专心经营专利许可业务,而不是风险更大、成本更高的产品开发。虽然当今的许可环境依然艰难,但Conversant已掌握了丰富的经验与技术,定能迈向成功。(RL)
28 Ashley Keller, Gerchen Keller Capital
Gerchen Keller Capital公司(GKC)能发展成为专利领域最知名、最善融资的投资者,Ashley Keller功不可没。如果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方面的成功可通过融资数额来衡量,那么这家公司已称得上市场领导者。2015年2月,该公司宣布设立最新基金—GKC Credit Opportunities,承诺的注资超过4.75亿美元。该基金设立后,公司现在管理的资产已达8亿多美元,由此成为法律和监管风险领域最大的投资公司之一。凭借这样的实力,以及最近成立的制药子公司—Neptune Generics(这一举动也许与当事方重审制度有关?),Keller所拥有的股份定会继续上升。

以耐心换取回报
Ashely Keller是全球最大的、专注于法规风险的投资顾问—GerchenKeller Capital的联合创始人。虽然成立才两年,但公司的诉讼基金已超过8亿美元,成为专利案件的主要角色。“我们的投资者明白,专利案件与其他风险资产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相关性,”Keller在解释公司的知识产权定位时说。“此外,在我们所构建的投资组合中,每个专利投资机会与其他已有的专利投资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同样得到了投资者的赏识。”
Keller曾是诉讼公司Bartlit Beck Herman Palenchar & Scott的合伙人—此前,他还担任过美国第七巡回上诉法院的Posner法官和美国最高法院的Kennedy法官的助理—对专利法学及其市场影响有着深刻的了解。凭借这方面的知识,Gerchen Keller能为投资者提供安全的盈利服务。“专利机会需要一套专门的技术,就像把麦仁和壳皮分离开来一样,”Keller说。“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我们已建立起了最好的专利业务团队。”
该团队的职责是从侵权、有效性和损害赔偿这三个基本原则出发,衡量每个专利的投资机会。“对于Gerchen Keller来说,这些条件都必须满足后我们才会针对机会进行资本投资,”Keller说,“因为最近的司法判决和国会正在考虑的一些立法改革都造成了专利市场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与近年来相比,专利诉讼已成为一个高风险的主题。因此,能为专利案件提供支持、为正在寻求变现知识产权资产却因缺乏资源而无法独行的企业提供帮助的资本提供者变得更加少了。尽管面临挑战,Keller却乐观地认为美国的专利市场依然红火:“与五年前相比,现在的投资者当然更加困难。但我还是发现了很多优质的美国创新专利,如果你有耐心,那些优质创新遭到侵犯时就会得到补偿。”
展望2020年,Keller认为专利所有人对自己公司所提供的各类服务将会越来越依赖。“最近的司法判决已使诉讼费转移变得更加容易,如果拟定的立法改革获得通过,我认为诉讼费转移的发生率将会急剧增加。”他说。“这反过来将会增加对风险合作伙伴的需求,比如我们。”(SJC)
27 Toshimoto Mitomo, 索尼
与日本的几个主要科技公司类似,索尼过去几年来已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当今市场中重塑自己,恢复盈利能力。在整个转型过程中,负责知识产权的高级副总裁、企业高管Toshimoto Mitomo游刃有余地驾驭着公司庞大的专利组合,出售了个人电脑品牌Vaio等非核心业务,对其他业务进行了分拆,成立了新的子公司—Bravia负责索尼的电视制造。公司正在走出传统领域,迈入移动、成像和电脑游戏等更有前途的新领域,Mitomo及其团队展开了一系列的专利交易,如在今年早些时候收购了On Live知识产权资产的云服务;2014年将100多项美国专利售卖给了Dropbox;将专利权转让给了由索尼与松下和Japan Display合资成立的显示器公司JOLED。

索尼的坚定领导者
过去十年间,日本科技巨头索尼公司经历了跌宕起伏。面对连续数年的财务损失和臃肿的企业结构,企业高管决定实行改革重组,进行资产剥离和收购。
陪伴索尼度过这个时期的就是Toshimoto Mitomo,他在改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Mitomo在公司担任过各种知识产权的管理角色,2013年被任命为负责知识产权的高级副总裁和企业高管,这标志该公司现已非常重视自己的知识产权资产,以及它们的价值创造潜力。然而,Mitomo的首要角色是确保索尼的知识产权战略与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一致。“虽然索尼是亚洲为数不多的运营公司之一,拥有有效的知识产权许可计划,知识产权许可收入也相当可观,但知识产权许可并不是公司的主要焦点,”他说。“作为一家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商,索尼拥有大量的研发项目,我们利用知识产权为我们的主要业务提供支持。”
Mitomo在索尼的现有业务出售或分拆决策中一直扮演着核心作用,而这些业务与企业未来的产品计划已不相配。“在业务出售中,知识产权是我们所考虑的一种最重要的资产,”他解释说。“我们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是从更广泛的企业角度出发,确定哪些策略对索尼作为一个企业而言最有意义。索尼拥有大规模的知识产权组合,许多专利对多个业务部门都具有价值。因此,索尼的知识产权战略就是为已剥离的业务和自己仍在经营的业务提供最大的价值。”
同样,Mitomo的团队也参与了纯粹的专利销售,这种交易也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我们会经常回顾索尼公司的专利组合,以确保它与公司的业务方向保持一致;一旦发现偏差,我们就会考虑将相关专利出售给非常珍重并希望获得它们的外部实体,”他说。“在转让这些专利时,我们考虑的因素包括所能获得的经济价值、购买专利的对象以及出售这些资产组合可能对行业产生的影响。”
除了剥离无用资产外,索尼还会收购一些有助于自己实现新市场目标的专利组合和公司,以及对现有的知识产权资产展开深入分析,确定潜在的价值创造机会。“我们会不断审查自己如此庞大的专利组合,看它们是否偏离了索尼的业务发展需要,以及我们能否将自己的专利扩至新的业务领域,”Mitomo说。“随着云服务、物联网及其他新兴技术的不断融合,技术领域也会聚合在一起。”他补充说,索尼也会从外部引入一些专利,以确保自己的专利组合成为一棵“常青树”,为不断发展的商业模式提供支持:“在日常的知识产权业务中,如果我们发现某些外部专利适合我们的业务方向,有助于提升索尼的知识产权组合的总价值,那么我们就会买进。”
在推进重组计划的过程中,凭借这么大的专利组合,索尼便拥有了获得收益和推出新业务的大量机会。“索尼历来都是将自己的专利以合理的条款和条件许可给他人使用,确保市场能获得一定的创新技术,我们打算继续这么做,”Mitomo说。“虽然获得许可收入对我们十分重要,但我们更专注的是为新兴市场提供新技术支持,而知识产权部门在其中就扮演着重要的作用。”(JE)
26 Stephane Rougeot, Technicolor
Technicolor公司(前身为Thomson公司)是欧洲的许可巨头之一,每年的专利使用费收入动辄数亿欧元。但在2014年的大部分时间和今年年初,该公司却与维权股东Vector Capital卷入了一场激烈的战略之争。Vector Capital建议将Technicolor的业务一分为二:一个以产品为主,另一个以许可为主;但公司董事会却不赞成,坚持认为只有团结才能更强大。双方在二月份终于达成一致,同意为“Drive 2020”发展战略提供支持。该战略以知识产权和产品开发为基础,同时注重创造整体价值。Rougeot四月份在Boris Teksler辞职后被任命为技术负责人,肩负着实施新计划、安抚Vector Capital的重任。Rougeot曾担任Technicolor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对数据当然是十分精通,不过他现在需要证明自己的交易能力了。就此而言,最近任命的Rovi公司前知识产权与许可全球主管Arvin Patel定能助一臂之力。(注:Stephane Rougeot目前已经离开Technicolor。)
25 Jean-Charles Hourcade, France Brevets
过去的一年对于欧洲唯一的专利主权基金而言显得非常忙碌,这也是总经理Jean-Charles Hourcade可以满意地回顾的一年。2011年,法国政府和国有银行Caisse desDépots et Consignations共同出资一亿欧元成立了France Brevets公司,以帮助法国的公司、大学及其他实体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产权回报率。2014年和2015年,该公司开始大张旗鼓地执行这项任务,代表合作伙伴Inside Secure与LG达成了一项有关近场通信专利组合的许可协议,并在就这些专利与HTC对薄德国法院时大获全胜。France Brevets的这种模式非常有效,并已完成了许多其他交易。现有传闻称,将设立一个单独的基金来负责防御活动。如果计划成真,Hourcade和他带领的杰出团队将会迎来更多的工作,这也正是他们所期望的。

皈依者
Jean-Charles Hourcade可谓是一位“皈依者”:在法国政府和Caisse des Dépots et Consignations邀请他建立France Brevets前,他从未在公共部门工作过;而现在,他已对主权专利基金所具有的价值深信不疑了。“我觉得法国肯定能从该计划中受益,”他说,“我希望其他欧洲国家也能推出类似的基金,不过在未来数年我觉得它们还没有足够的政治意愿来实现这一目标。”
就专利事务而言,大部分的政治意愿最近都已转向了建立欧洲单一专利制度。然而,现在随着设立统一专利法院的日子的临近,有人担心这会使欧洲成为专利流氓的乐园。“我认为这些担心完全没有根据,而且统一专利法院对欧洲定有裨益,”Hourcade反驳说。“滋生专利流氓的法律环境—如陪审团、复杂的法院系统和择地行诉—并没有而且将来也不会在欧洲出现。”
还有人指责Hourcade,说他将France Brevets建成了一个受国家支持的专利流氓。对此,他强烈反驳说自己的愿望是建造一个更加高效、更具知识产权意识的创新生态系统。因此,公司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将会更加重视专利寿命的前期。“在强化和保护专利权方面我们拥有良好的记录,现在到了我们教育客户如何使用知识产权、如何保护运营自由的时候了,”他解释说。Hourcade还希望法国银行机构能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价值,从而拓宽专利抵押借贷的渠道,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
确保中小型企业的交易公平是France Brevets的首要目标,该组织大部分客户都是诉讼企业巨头的小实体。但Hourcade称,由于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这已变得越来越难实现:“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司开始拒绝所有的许可请求,因为他们知道诉讼的成本和复杂性将会让众多的专利持有人望而却步;他们宁可冒险打输一场官司,也不愿签10项许可协议。”他解释道,这就让许可谈判变得比过去更加艰难。“虽然这是专利流氓所造成的结果,但这些公司必须认识到FranceBrevets并不是一个专利流氓—我们非常务实,对开放合理谈判敞开了胸怀。另一方面,对于诉讼我们同样是奉陪到底,”Hourcade说。“因此,我们最好还是坐下来好好谈判,而不是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诉讼。”(SJC)
24 Guy Proulx, Transpacific IP
Transpacific IP公司由Guy Proulx(现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成立于2004年,是亚太地区第一个真正的知识产权战略服务供应商,如今已发展该地区的市场领导者。正如Proulx本人去年12月份在上海举行的亚洲知识产权商业论坛上所言,许可活动在过去几年间已转入低迷,专利买家也变得更为谨慎。尽管如此,Transpacific IP公司的生意却一直很红火。作为一家知名的经纪和中介,该公司已将业务拓展到了数据分析、战略起草和尽职调查等咨询服务领域。该公司的发展持续走强,现已与该地区最大的一些运营公司建立了业务关系。
23 Hiroshi Nishimoto, NEC
面对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份额被中国和其他竞争对手通过更灵活经营方式和更低成本蚕食,NEC与松下等少数几家日本公司一样,也将专利货币化作为自己创造附加值的途径之一。在Hiroshi Nishimoto的领导下,NEC已机智地利用其知识产权资产成功获利。早在2012年,该公司就因将显示技术专利以1.22亿美元售卖给了台湾鸿海/富士康集团而登上头条新闻,船井电机、三菱电机和东芝等日本公司之后还为其中的一些专利而对簿美国联邦法院。去年,该公司将3800项移动技术专利组合售卖给中国联想,最近又将自己的资产转让给了乐天、瑞萨、三星以及日本专利主权基金运营商IP Bridge。Nishimoto出身企业战略行业,而不是常见的法律或研发领域,因此能以一种务实的业务主导型方法管理知识产权,将NEC的专利组合转化成为公司的一种收入来源。(注:由于公司管理层定期轮换,Hiroshi Nishimoto目前由NEC知识产权部门调到其他部门工作。)
22 Doug Croxall, Marathon 集团
在近几年出现的所有非执业实体中,Marathon集团不仅在越来越不利的市场环境中存活了下来,而且还发展成为一个资本充足的顶级国际运营商。2015年8月,随着对卢森堡专利许可公司—Uniloc的兼并,它的这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毫无疑问,该交易背后一个很大的驱动力是税收,而且合并后成立的Marathon集团还获得了662项专利资产,可进一步加强它在非执业实体界的兼并能力。合并后,Doug Croxall依然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一职,并成为知识产权领域最精明的领导者之一。Croxall紧紧围绕高品质、多样化的专利池制定发展战略,由此成为其他非执业实体的学习榜样。
21 Kyle Bass, Hayman Capital
Kyle Bass与Erich Spangenberg在专利审理及上诉委员会对生命科学公司提起的30多项当事方重审请求,这让人们为之一惊。要知道在以前,这个行业与高科技领域的那些密集复审活动根本扯不上关系。Bass希望能从自己的行动中赚钱,对这样的事实他毫无隐瞒,但认为只有当一些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对专利产品漫天要价,而其中的专利本不应被授予时才有这种可能。有人认为他只不过是通过做空获得了大量资本,但这并不全对—详细分析表明那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战略。最近,专利审理及上诉委员会拒绝了Bass针对Acorda的专利所提出的两个当事方重审请求。但重要的是它这样做是仅仅处于技术原因,与立场或动机毫无关系。不过在某些阶段,专利审理及上诉委员会仍将需要处理那些大的主题。在此之前,Bass和其他投资者还将继续提出申请。
20 Matthew Vella, Acacia Research
投资者也许还未信服,不过Acacia Research公司的战略转型—关注更大的优质专利组合,完成更大的许可交易—已开始带来回报。自2013年8月接任首席执行官以来,Matthew Vella已在这种转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进一步巩固了Acacia Research公司的高端市场地位,并成功地将专利资产引入了汽车和能源等新领域,促进新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亚洲。鉴于最近的法院裁决和所提议的立法改革,美国的专利许可条件正在变得更加苛刻,大型非执业实体均在寻求加强自己的市场地位。这正是Acacia Research公司的意图所在。在Vella的不断推动下,该公司的领导者地位得到了持续巩固,并成功实施了战略转移。当其他的一些非执业实体深受困扰时,让他引以为豪的正是这些成绩。(注:Matthew Vella目前已经离开Acacia Research。)
19 Brian Hinman, 飞利浦
Brian Hinman于2014年年初接任退休的Ruud Peters,成为飞利浦的首席知识产权官。从目前来看,他担任这一职位是如鱼得水。在Hinman的领导下,Philips IP & Standards以现有的收益流为依托,已发展成为采用新方法创造价值的先驱,更重要的是它确保了在自己多种技术领域的自由运作。Hinman密切参与了飞利浦对发光二极管业务的分拆。四月份,在以33亿美元将Lumileds公司80%的资产售卖给一家中国财团的交易中,知识产权资产发挥了核心作用。Hinman不仅是专利市场的一位洞察家,而且在来到埃因霍温之前也是该领域的一位资深玩家。无论是美国和欧洲的专利改革,标准必要专利的未来发展,还是以新方式发挥知识产权对研发的驱动作用,Hinman都有效表达了飞利浦的声音。
18 Simon Segars, ARM Holdings
ARM总部设在英格兰东部的剑桥市,是英国为数不多的世界著名科技公司,而知识产权正是其核心所在。该公司1990年从Acorn Computers公司分拆而来,所设计的处理器应用到了全球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半导体以及各类计算设备中。Simon Segars并不是一位知识产权专家,但作为一家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来自技术许可)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当然称得上是一位创市者。简单地说,如果你是一家智能手机制造商,则必会与ARM打交道;如果你是在数字电视和移动计算等领域工作,与它打交道的可能性也很高。随着物联网的日益普及,ARM也必会涉猎这一领域。
17 Deirdre Leane, IPNav
这些天来,IPNav公司的网站非常引人注目。打开网站,你所看到的充满了神秘:“改版中/2016年秋再见”。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信息,即使直接询问其相关计划,得到的也只是一句礼貌性的“无可奉告”。无论内容是什么,所有文件都会出现Deirdre Leane的指印。Leane曾担任这家诉讼量最大的非执业实体总裁一职,并于2015年年初接替Erich Spangenberg,成为首席执行官。现在,她不仅要监督IPNav的转型,而且还要在更严厉的美国许可环境中,确保公司能获得更多收入。她将通过产业多元化实现这一目标,同时更加关注医疗技术等领域,利用外国法院推进谈判—德国无疑是她的最爱。因此,当I PNav将自己的专利货币化平台许可给更多的非执业实体—甚至是运营公司—使用时,不要为此感到惊讶。
16 BJ Watrous, 苹果
BJ Watrous虽然经营着全球最大的一个专利组合,但在市场中却不像其他人那么高调。这是因为苹果公司实行的政策是“少谈知识产权战略”。但不要误会—作为公司的首席知识产权法律顾问,Watrous可是一位重量级人物。除诉讼之外,他还负责苹果公司所有的知识产权事务,主要包括许可、并购、战略和专利组合管理等。随着智能手机大战的降温,这些问题只会引来更多的关注。Watrous密切参与了2014年年底Rockstar对RPX的专利出售,并会经常前往华盛顿特区讨论专利改革问题。苹果公司去年购买了许多与苹果技术不太相关的专利组合,这一举措非常耐人寻味—也许预示着公司将会拓展其产品范围。在未来一年,它定会迈出前进的步伐。
15 Ken King, IBM
尽管产品与服务出现了几次挫折,但IBM依然保全了自己在专利市场中的精英地位。2014年,这位蓝色巨人已连续22年成为美国专利商标局最大的专利申请获准企业。作为知识产权总经理,Ken King不仅要确保其大量的专利申请与IBM的消费产品保持一致,而且还要确保这种其专利能获得许可和销售收益,并防控好潜在的竞争对手。事实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比你最初想象的更加复杂;去年六月,Pure Storage就是出于防御需要从IBM购买了150项专利。最近,IBM将大部分的芯片制造业务剥离给GlobalFoundries,而专利在该交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该交易不仅让IBM摆脱了亏损业务,而且也使GlobalFoundries获得了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专利组合。
14 Hideo Toyoda, 松下
对于知识产权货币化,日本公司向来都是退避三舍。不过,松下公司却代表少数派逆流而行,通过不断采取措施来改变命运,由此成为日本的知识产权价值的开拓者。根据Allied Security Trust报告,松下2014年销售的美国专利资产超过了世界其他任何一家公司,仅一月至六月份所剥离的专利资产(共10个交易)就达到了1903项。该公司还与Inventergy、Sisvel和WiLAN等非执业实体展开合作,变现其专利组合。同时,还将自己的专利转让给了日本的首个专利主权基金—该基金由IP Bridge管理—并为它注入资本。松下不仅通过许可和销售来创造知识产权价值,而且早在3月份就承诺将免费提供一些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资产,促进该行业发展。总而言之,对Toyoda和他的知识产权团队而言这又是忙碌的一年。2014年9月,他们所在的Panasonic IP Management通过剥离,成为一家子公司。作为松下旗下的一个独立公司,这个实体制定了自己的收入目标,进一步佐证了一种观点:知识产权不只是一种烧钱的商业资产,如果掌握在合适的手中它还可以赚钱。
13 William Merritt, InterDigital
过去几年间,在首席执行官Bill Merritt的运筹帷幄下,InterDigital经历了一次转型。2012 年,公司由于业绩惨淡而曾试图寻找买家。于是,Merritt决定改变策略,加倍变现其20000多项专利组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战略开始产生回报。2014年,InterDigital的股价由于签署了一系列的有利许可而持续上涨近80%,其中包括与三星电子达成的一次关键交易。此外,InterDigital公司还宣布将季度股息增加一倍,并启动了3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进一步证明了公司的良好运行状况。到2015年年底,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不确定性成为Merritt及其团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2月份推出一项新政后—Merritt在《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博客中撰文称,这项政策将会使开发者从研发投资中获得收益变得“极为困难”, “竞争环境将更有利于实施者”—InterDigital公司表示将会重新框建其与协会的关系。
12 Erich Andersen, 微软
微软的知识产权团队在Horacio Gutierrez的领导下帮助建立了Android许可计划,每年可为公司创收数十亿美元。去年夏天Gutierrez开始负责微软的云业务后,Erich Andersen便接管了他的职责。与Android有关的交易几乎已全部完成,因此他的一项主要工作是确保未来实现创收。这需要在全球各区域时刻保持警惕,尤其是竞争监管机构的活动—许多正在密切关注着许可协议和其他知识产权交易。未来几年,Andersen的另一大任务是努力发展微软在外部协作项目、跨学科沟通和云技术等领域的优先事务。在走马上任的第一年,Andersen并没有施展太多的动作。这一点无疑将在他入职的第二年有所改变。
11 Ramzi Haidamus, Nokia Technologies
Ramzi Haidamus被任命为Nokia Technologies的总裁,成为2014年的大事之一。这个角色的职责已超越了专利许可,更何况他掌管的是全球最大、质量最高的专利组合。Haidamus曾在杜比实验室供职多年,已非常熟悉以尖端技术为中心的知识产权业务。他的这些经验正好能满足最近重组后的诺基亚的需要。在他的推动下,NokiaTechnologies将数字媒体等新领域的创新作为发展重点,其中包括引入新的虚拟现实产品。他的成功大多将取决于NokiaTechnologies的积极创新和市场产品推陈出新,不过确保专利许可收入的增长也同样重要。尽管与阿尔卡特-朗讯合并后仍有一些事务需要处理,但这方面的增长潜力仍然很大。

难以抗拒的要约
由Ramzi Haidamus领导新成立的Nokia Technologies—芬兰电信巨头诺基亚负责新产品开发、监督专利许可业务的下属公司,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再合适不过了。离开杜比实验室后—在那里他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是首席运营官—Haidamus决定“闭关”两年来为自己充电;但面对Nokia Technologies总裁一职的诱惑,他匆匆休假六个月后便重返工作岗位,帮助这个至关重要的公司确定前进的方向。
“当有人说‘这里有一张白纸,你可随心所欲地书写新的战略并加以执行’时,这种机会确实罕见,”Haidamus解释道。“对于任何一位具有创业精神的领导者来说,这就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2014年9月上任以来,Haidamus便大力开发新的、具有市场开创性的技术,并最终将目光集中在两个领域:数字媒体和数字健康。就前者而言,他已宣布开发出一种新产品,这个被称为Ozo的虚拟现实相机已于7月亮相。
Haidamus很快就指出,NokiaTechnologies是一家技术创新企业,而不只是一个知识产权许可公司。不过通过履新,他获得了专利方面最有影响力的职位,从而使公司每年都能获得巨大的许可创收机会。实现这种增长,一部分原因是采取了一种战略转变—Haidamus将它称作“从以防御为主到面向货币化”。他还鼓励企业要不断探索新地理市场的许可机会,要勇于超越诺基亚的移动核心业务。
现由Ilkka Rahnasto负责的专利部门—Ilkka Rahnasto是Haidamus从诺基亚的中央法律团队中亲自挑选—已成为了Nokia Technologies开发、制造、销售和许可新发明的资金来源。在科技领域,很少有人能获得这样的机会来领导NokiaTechnologies,并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RL)
10 Edward Jung, 高智公司
今年年初,当Peter Detkin卸任高智公司副董事长,接手更多兼职任务后,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Edward Jung便承担起了更多的交易职责,成为一位公众人物。凭借自己的生物医学背景以及在微软工作时,在众多研发和消费产品项目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Jung为交易业务注入了不同的色调,对知识产权的商业化、风投和分拆等交易更加关注—通过这个策略,他已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正面宣传机会,而这正是公司目前缺少的。尽管高智公司仍在继续进行专利的购买、维持和许可业务,并完成了去年最近基金的大部分融资,但Jung的最终任务可能是战略再平衡。随着传统的专利市场经历重大变化,这将会为公司带来更多的红利。
9 Steve Mollenkopf, 高通
高通的日子过得并不顺。2月份,公司宣布接受中国发改委在反垄断调查后所开出的9.75亿美元罚款,并同意更改自己在中国的许可方式。然后在7月份,该公司证实正在对一个业务分拆计划进行战略评估—按照该计
划,其利润丰厚的专利许可业务将会与芯片制造业务分拆开来。在透露有关评估的更多细节时,首席执行官Steve Mollenkopf还宣布公司将会裁员15%。此外,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最近对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做出了调整,高通还得应对由此带来的影响—这对公司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虽然面临这些挫折和挑战,但高通无疑仍是专利许可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之一,Mollenkopf由此也成为市场中最显眼的一位人物。如果分拆计划得以实施,有分析师估计独立后的专利业务价值可能会高达870亿美元。
8 Eran Zur, Fortress Intellectual Property Finance集团
Eran Zur曾在Lemelson医疗、教育和研究基金会负责许可业务,后成为RPX的创始人之一,但对于这些成就他并不满足,2013年便再次跳槽加入Fortress投资集团,负责知识产权融资集团。从那时起,Zur带领团队与运营公司和非执业实体完成了几十项专利权质押贷款交易。过去一年较为突出的交易包括:2014年11月与Inventergy完成1100万美元的融资交易;2月与Marathon专利集团签署1500万美元的合约;同月又与Netlist公司续签了2013年的融资协议,为其提供了更多资金。据传,Zur是通过艰难的讨价还价后才与合作实体达成协议,但从公司的交易流程来看,其要约并不缺乏出价者。如果如此继续下去,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参入者加入其中。

投资家
2013年,Eran Zur组建了Fortress的知识产权投资团队,与非执业实体和运营公司都保持了良好的交易关系。
对于自己加入Fortress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你会如何评价?你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我们在信息宣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在债务融资时,利用专利组合进行抵押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可以替代强制实施与出售。
我们最初的挑战是帮助市场重新认识一个概念,即专利本身就是一种资产,并且可加以利用。当我们开始提供债务解决方案时,大部分公司都没有意识到可将自己的专利组合作为抵押,来进行债务融资。事实上,即使是一些积极探索资产组合货币化的公司,他们的方法也仅限于销售自己的专利组合或专利权的强制实施。
我们还必须给潜在借款人澄清的另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债券发行不是一种“迂回进攻”—我们最终会获得他们的专利,而他们将失去对财产的控制。毕竟,这么多年来专利集合体和套利者均是通过购买廉价专利来赚取丰厚利润的,对于专利方面的任何金融交易大多数企业当然会心存疑虑。
另一个主要障碍是纠正错位和错误的市场估值预期。各种咨询公司提供的这些预期非常不切实际,它们的估值数据基于统计定量方法,而不是审查专利的实际质量及内在价值。
对于你认为很乐观的机会,有多少最终能转化为交易?
我们的承保流程一旦捕捉到机会,并确认相关专利具有价值,就会通过内部的灵活运作促成最终的交易。因此,我们的优质资产转化率非常高。
你已与非执业实体完成了大量的交易,那么你如何评估非执业实体的市场状况?
实施实体也是多种多样。有些拥有足够的优质专利来作抵押,进行债务融资。但是,所有这些实体都面临着一种不利的政治气候。因此,在我看来,专利质量低劣却期待快速套利的实体,很难在最近的政治和司法变革环境中存活。另一方面,如果实体拥有良好的资本货币化工具和超强的估值模型,也愿意应对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那么它们不仅可以存活,而且还会茁壮成长。
考虑到一些重大的法庭判决和华盛顿特区正在讨论的专利改革,美国的专利市场可以说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这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不确定性、未知和风险是任何投资的组成部分。假设专利改革的最终结果不会让专利完全贬值—或者说不会造成专利索赔保险与实体经济商品和服务专利保险的分离,近期提出的改革建议就不会对我们产生不利影响。
展望未来,你认为主要的增长机会是什么?
总的来说,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 —最终会被视为一种资产,我们认为与此相关的会计和交易规则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增长的主要机会将来自于为专利评估制定一组通用指标—你可称之为“标准”— 并提供替代的货币化方法(无需通过法院裁决),同时鼓励和奖励创新。(RL)
7 Laura Quatela, Quatela Lynch Intellectual Property
在由男性主导的知识产权市场中,Laura Quatela是目前已攀至顶峰的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Quatela早在柯达工作时—起初担任知识产权业务的负责人,后在公司破产阶段出任总裁—就已名声在外,随后又与公司同事Tim Lynch共同成立了知识产权咨询公司—Quatela Lynch。2014年8月,她被任命为阿尔卡特-朗讯的知识产权执行副总裁。Quatela直接向首席执行官负责,最初承担的任务是从公司320 0 0项专利中“挖掘价值”,但很快就密切参与了与诺基亚的合并谈判—在该交易中知识产权起着关键的作用。除此之外,她还曾是Technicolor董事会的一名成员,当时公司就知识产权战略问题正与一位大股东争执不下。现在,她将负责实施的是公司新的业务计划“Drive 2020”。

世界级的交易决策者
在知识产权市场,这五年没有谁能比Laura Quatela能加繁忙了。她先是在柯达,后是在阿尔卡特和Technicolor参与了一系列最大的高级别交易。
你是如何进入知识产权领域的?
作为伊士曼柯达公司的一位普通律师,我实习时从首席财务官那里获得了许多金融知识。回到法律部门后,我获得了一份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重点负责许可业务。对此我挺有意见,因为我缺乏技术背景;不过通过组建合适的团队,我们在五年内成功拿到了40亿美元。我在柯达的学习曲线非常曲折和艰难,但自己非常喜欢。
说它艰难,部分原因是柯达破产了。你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我们的产品与服务越来越多地受到数字化的挑战。我们通过许可收入来弥补业绩,但这种方法缺少可持续性。我们的许可目标变得越来越难对付,需要通过诉讼才能得到满意解决。在破产的时候,我担任的是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和消费业务总裁,是带领柯达走过那段经历的少数高管之一。
离开柯达后,你成立了Quatela Lynch Intellectual Property。那么你是如何平衡这个职位与你在阿尔卡特-朗讯的角色的?在诺基亚对阿尔卡特-朗讯的收购中你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Quatela Lynch的业务模型是假设我们拥有一个“基础客户”,而目前它就是阿尔卡特-朗讯。我们被请过来当顾问,重点工作是公司资产的货币化,并确保其组织结构能为这些工作提供支持。首席执行官认为有必要设置一个行政领导者的职位,于是我就成为阿尔卡特-朗讯的一位非雇员执行官,直接向首席执行官负责。
在诺基亚工作时,我和我的团队与柯达展开了谈判持久战,我们之间建立起很大的合作关系。因此,我们与诺基亚的合作一直非常愉快,帮助阿尔卡特-朗讯做好了收购准备。当最终联姻时,我们都感到非常兴奋,似乎这已超出了我们的期望。
收购完成你还有什么计划?
目前,我们的重点是为阿尔卡特-朗讯建立一个运行良好的组织,充实其知识产权资产,从而顺利与诺基亚接轨。在这之后会发生什么还有待观察,我们来年春季再讨论吧!
你也是Technicolor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这个角色具体意味着什么?
我进入Technicolor,是因为法国公共投资银行—BPI France和该公司的一位投资者越来越重视法国公司知识产权资产的保护与利用。作为董事会成员,我小心呵护着这些利益,确保公司的知识产权业务能够顺利开展,并做好团队建设工作。我还负责公司的战略委员会。每隔三到五年,Technicolor便会对战略计划进行一次正式评估和革新;我们最近宣布了2020年前的发展规划,得到了股东的积极支持。我们是在抓紧时间向前迈进。7月底,Technicolor公司同意收购思科的互联设备部门,与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来开发和交付下一代的家庭互联解决方案—其重点是视频、宽带和物联网服务,其中包括公司之间的长期专利交叉许可。
总的来说,你是如何看待今天的专利市场的?你认为它将会如何发展?
有三件事情对我至关重要。首先,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专利交易都会是运营公司之间在私下进行的。第二,中国公司正在迅速获得资产和建立专利组合,以增强它们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第三,我看到有更多的人才正在加入到这个行业,这非常令人兴奋。
这些青年才俊中有很多女性吗?你为什么觉得担任货币化和专利高层职务的女性依然太少?
研究实验室历来都是以男性为主,因此,从这些实验室转型进入知识产权业务的技术人员通常都是男性。但是,我坚信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我看到已有更多的女性为这些角色做好了准备,我希望她们都能出人头地。我还想鼓励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女性要多参加融资培训—除非你能完美掌控盈亏的游戏规则,否则不太可能达到知识产权职务的巅峰。(SJC)
6 Bill Coughlin,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近年来,汽车行业已成为专利市场的主要角色,而一路领先的就是福特公司。过去一年间,这家标志性的美国汽车公司成为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加入RPX 的汽车制造商,签署了“License on Transfer Net work ”,并与高智公司完成了一项开拓性的许可交易。对于原告,福特提出的当事方重审请求越来越多,其专利文案看上去越来越像出自高科技企业之手。作为Ford Global Technologies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oughlin主要负责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全球的所有知识产权事务,并对福特崛起成为关键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Coughlin还成立了非营利性组织AutoHarvest,旨在为汽车行业知识产权打造一个透明的市场。
5 Jim Skippen, WiLan
对WiLAN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im Skippen来说,过去一年相当充实。6月份,这家加拿大的非执业实体宣布正在以3300万美元收购奇梦达的资产组合,其中包括7000项授权专利和应用。仅规模而言,即使收购的资产中有一些负担,但此次交易对WiLAN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紧随该交易之后,公司又与三星达成了一项许可交易,随后Skippen宣布计划退休,为自己作为公司领导者的九年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无可争议的是,Sk ippen已帮助WiLAN站稳了脚跟。在他任职期间,公司的市值从不到3000万加元增长到了3亿加元以上,WiLAN由此成为规模最大、资产化最为成功、最受市场青睐的非执业实体,占据了非常有利的地位。与此同时,Skippen也成为了非专业实体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同时在市场瓦解时发出了理性的声音。(注:目前JimSkippen转变心意,宣布暂不退休,而是继续掌舵WiLAN。)

解甲归田
7月份,非执业实体WiLan宣布Jim Skippen在担任了九年的首席执行官后将解甲归田。任职期间,他率领WiLan奋勇前进,从一个奄奄一息的运营公司嬗变为专利货币化市场最强大的公司之一。
当你加入WiLan时,它只拥有非常少的专利,也没有将货币化作为其关键的商业模式。这种变化是如何、为什么发生的?
WiLan当时真是奄奄一息了。它是一个失败的产品公司,虽然拥有一些较有前途的专利,却没有员工、没有收入、银行没有现金,所以说岌岌可危。当时,我觉得WiLan作为一家拥有一些专利的空壳公司,能成为一个很好的通过专利许可业务盈利的工具。
在WiLan改革之初,我们将重点放在专利许可和筹集资金方面—当时的股市很有接纳力;这反过来又使我们继续提高专利与现金盈利能力。
有一件事我非常相信,就是专利许可的关键在于达成许可交易。对于分厘必争的观点我从来没有赞同过。一些公司之所以经营失败,我认为是它们对自己的专利要价太高,而这是一步错棋。
你为什么认为专利商业化对WiLan来说是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这背后的理由今天仍然成立吗?
专利货币化绝对是Wi L an的正确前进方向。事实是,这也可能是它唯一的方向。公司走到那一步已是身无分文,也没有产品可卖。这属于技术破产,不过仍拥有一些专利。公司已没有其他选择。
WiLan始建于1992年,其现金流直到2006年我们改变经营模式后才变为正数。从那以后,公司的收入越来越好,并最终成为加拿大的著名上市科技公司之一。公司随后被纳入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它在S&P/TSX加拿大红利经典指数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过去一年中,一个关键时刻是收购前奇梦达的专利组合。这次收购背后的推动因素是什么? 特别是考虑到你最近建议说公司应远离大规模收购?
奇梦达专利收购案是一种全盘收购,这对我们非常有意义。我们现在已积累了一些现金,而且愿意根据情况进行一些业务部署。
我想,如果英飞凌只愿意转让奇梦达的部分资产组合,那我们就会另行考虑;不过英飞凌是想利用资产组合筹集资金。我们的理解是,投标竞争资产组合拼得就是现金预付,因此为了体现竞争实力,我们也需要提供现金预付。
在收购时,三星对这些资产愿意接受非排他性的许可,这降低了我们的交易风险,也使得现金预付变得更加轻松。
在非执业实体中,WiLan与日本公司的合作似乎特别成功,帮助它们进行许可、维护其专利权。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最近,我们收购了松下的两个专利组合,罗姆的两个专利和船井电机的一个组合。除一个组合之外,所有这些都没有涉及现金预付,因此它们这些公司都依靠我们来向外许可专利,从而获得这些专利组合的预期价值。
能与主要的日本公司达成这些交易,我认为存在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的良好记录:我们已经帮助许多不同技术领域的第三方专利组合获得了数百个许可,足以证明我们的能力。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拥有一个人才济济和稳定的团队。另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因素是我们还在不断进行研发。所以,我们不只是变现专利的律师或投资者,我们在工程领域也非常活跃。(JE)
4 John Amster, RPX
虽然不像以前北电网络专利拍卖那么引人注目,报价也没有那么高 ,但2014年12月RPX对Rockstar专利的收购显然是今年最值得一提的专利交易案。从许多方面来看,此次9亿美元的交易正是沿用了首席执行官John Amster在2008年与他人共同成立RPX时制定的商业模式。RPX透露,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它将能从30多家公司—其中包括谷歌和思科—财团获得许可收益,这个防御专利集合体共为此次交易投入了3500万美元。就像2013年对柯达专利的收购一样(RPX与高智公司联手),收购Rockstar再次表明在专利交易中,很少有企业能扮演RPX那种四分卫的角色,而RPX对此却非常精通。这使得Amster成为专利交易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角色之一。

以不变应万变
对RPX首席执行官John Amster来说,建议让防御专利集合体为其成员优化专利制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就破坏它存在的理由。“这是一个很大的国家问题,”当谈及公司依然面临的专利主张威胁时他说道。“它背后的驱动力是资本,而这些资本掌控者的业务就是购买专利并维护其权利;这并不会消失。”
也就是说,RPX在保护会员不受诉讼伤害方面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近期的业务增长,还是帮助200多个会员化解威胁,它同样收获了巨大成功。
2014年年底,该公司成功收购了Rockstar的专利组合—它们曾是2011年备受争议的拍卖标的;这笔专利交易在本年度无疑最为精彩。为完成这笔9亿美元的交易,RPX不仅自己筹集了很多钱,而且还得到了36家高科技公司—其中包括思科和谷歌— 出手相助,条件是获得专利组合中的许可。
完成这笔交易存在多重挑战,但Amster认为最大的困难可能就是说服所有参与者他们并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正如华盛顿特区最近的专利法改革辩论所示,在这个市场那可能是一次艰难的推销。
Rockstar 交易案与RPX 的战略基本保持一致,不过公司同时还在向新的领域进军,比如保险。Amster 认为走这一步非常自然:“我们一直认为专利市场缺少一样东西,这就是保险。它是每个资金机构的基石。”
最近,RPX 对数字安全公司Typhoon注入了5 0 0万美元的债务和股权投资资金,首开专利行业的先河。“我把这笔交易视为一种投机。”Amster补充说,目前还不清楚是否有其他人会跟进。也许此举最能证明的就是,如果RPX的一部分业务出现降速,他已开始探索新的利润增长途径。在Amster的领导下,这种灵活性仍将是该公司的一个标志。(RL)
3 Kasim Alfalahi, 爱立信
很少有企业每年的专利许可费能超过10亿美元,但爱立信却是这样的一位赢家,其中功劳最大的莫过于首席知识产权官Kasim Alfalahi。Kasim Alfalahi直接向首席执行官Hans Vestberg负责,这就体现了实现这种收益(且不断增收)的重要性。凭借35000项专利组合—其中许多都是移动通信领域先进的标准必要专利—爱立信已成为大型高科技公司之一。最近,爱立信与苹果和三星的专利费诉讼闹得不可开交,却证明了在Alfalahi的领导下公司定会坚持到底。在对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 EEE)有关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做出最新争议调整后,爱立信曾表示不会按照新制度进行专利许可;在印度和巴西,它已成功通过法庭阻止了不愿合作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随着全球迈入5G时代,Alfalahi和爱立信无疑将会更加忙碌。(注:Kasim Alfalahi已经离开爱立信首席知识产权官一职;而是担任其loT许可平台的CEO。)
2 Erich Spangenberg, nXn Partners
就对冲基金投资商Kyle Bass和IPNav创始人Erich Spangenberg所申请的药物专利而言,当事双方复审对它们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已迅速成为今年的专利大事件。Bass的首创精神在许多财经媒体中已成为一种公众形象,而Spangenberg的专利智慧已成为当事方重审的前进指南。在应对挑战中,他们俩不仅让制药行业闻声色变,而且还重新定义了华盛顿特区有关专利改革的讨论。更改审查程序—这个想法在Bass/Spangenberg提出挑战前很少有人关注—如今已成为影响新立法建议的关键问题之一,由此造成了高科技与医药行业之间的巨大差异。Spangenberg虽不再负责IPNav的日常运营,但他仍是公司的主要股东,但他仍是公司的主要股东。他还担任nXn Partners首席执行官,参与其他一些货币化项目并为众多客户提供深入分析与咨询。Spangenberg可能不会得到全世界的喜欢,但他对知识产权市场的影响却比以往更大。
1 Allen Lo, 谷歌
2015年,谷歌的专利团队最为忙碌。在前半年,这家搜索巨头发布了新版的“谷歌专利”,从而使在各种资源中搜索先前技术变得更容易;推出了“专利购买推广”计划,为专利所有人提供了一种出售自己的知识产权的更简单方式;并公布了它的“专利启动项目”,为初创企业免费奉送自己的专利。这些行动背后的策划大师就是Allen Lo,他是负责公司专利和专利诉讼的副法律总顾问。他不仅重新调整了专利团队,增添了数据分析等领域的专业人手,而且还让团队变得更加开放。谷歌在专利界的作用依然众说纷纭,但Lo和他的团队却在该领域积极改善他们认为目前市场的不良行为,比如质量低劣的专利以及把专利资产出售给非执业实体的运营公司。Lo指挥着自己的团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他对市场的掌控无人能及。

最繁忙的专利人
自2012年从Juniper Networks跳槽到谷歌后,Allen Lo已慢慢在这家搜索巨头公司的专利业务方面做出了成绩。在这样一家拥有庞大专利组合、与专利市场存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的大型企业,专利和专利诉讼副法律总顾问—Lo很快就率领团队为集团做出了成绩。不过,他自己在重组和扩大谷歌专利业务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更加重视专利组合管理中的数据分析。
他还监管近期一系列的优先实施计划,如提高专利质量、化解非执业实体诉讼的威胁。2 015年上半年,这家搜索巨头推出了“专利购买推广”计划—旨在鼓励专利所有人将其专利出售给谷歌;以及“专利启动项目”—为5 0家初创公司免费提供谷歌的两项专利,鼓励大家加入“License on Transfer Network”。与它们所产生的直接红利一样,这些计划帮助谷歌—利用其强大的分析工具—深入洞察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机遇。
同时,初夏推出的新版“谷歌专利”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来搜索先前技术。该公司还与思科、LG、三星和Verizon等签署了大宗交叉许可协议,并在RPX的收购交易中获得了Rockstar的专利许可。2014年,谷歌还牵头推出了“License on Transfer Network”,旨在
帮助成员进一步防范非执业实体的攻击;考虑到这一点,专利市场上的其他公司显然没有谷歌忙碌。虽然L o不能亲自参与每个项目的日常决策,但他为公司设定了正确的基调,建立起供这些计划顺利实施的理想平台。
“我的主要角色是在开始阶段,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创建一种能催生各种想法的环境,促进大家展开讨论,并培养一种风险文化,”他解释道。
这反过来又为谷歌开拓出更多的专利组合利用方法。L o没有将它看作是一种纯粹的诉讼防御工具或货币化资产,他鼓励的是一种不同的心态。
“就专利诉讼和货币化等事情来说,我们可以更主动,”他深思道。“我们有很多想法,但最终我们要确保所有已推出的计划必须与我们的正义观保持一致—不仅要有利于谷歌,而且我们希望也能造福其他公司。”因此,每个项目都是对公司庞大专利组合的一种利用,必须符合它在高科技行业的地位,从而推广谷歌的专利制度设想。
然而,当被问及哪些公司在试图破坏美国的专利制度时,市场中的一些从业者通常首先想到的就是谷歌。就华盛顿特区正在进行的专利改革辩论而言就是这种情况,谷歌一直是新立法的坚定倡导者之一。
至于这些东西能否得到当前国会的批准,虽然怀疑的人越来越多,但L o坚持认为达成共识仍充满希望。“如果公司都愿意参与这种讨论,希望达成一个各方都满意的协议或解决方案,那么我相信我们今年就能达成意向,”他说。“如果没有这种意愿,那么成功的机会就会减少。”
总体而言,在Lo的领导下,谷歌的专利团队已释放出更大的影响力。他承认,还不确定团队近期的工作是否改变了外部的看法,但他的目标是确保市场明白谷歌的立场。
“我希望通过联手行业内更多的参与者,其他人至少能明白我们的立场是什么,”他说。“我想,也许在过去会有人质疑谷歌的利益和动机。而我能做到的—不只是言语表白,而且还要通过行动—就是明确说明我们过去的历史与未来的愿望。”对Lo领导下的谷歌来说,这就是事实胜于雄辩。(RL)
1 | Horacio Gutierrez, 微软 |
2 | Peter Detkin, 高智公司 |
3 | Steve Mollenkopf,高通 |
4 | Ken King, IBM |
5 | Erich Spangenberg, IPNav |
6 | Kasim Alfalahi, 爱立信 |
7 | Yoav Roth, Hudson Bay Capital |
8 | Paul Melin, 诺基亚 |
9 | John Veschi, Rockstar |
10 | Kent Walker, 谷歌 |
11 | Matthew Vella, Acacia |
12 | John Amster, RPX |
13 | Jeffrey Smith, Starboard Value |
14 | Boris Teksler, Technicolor |
15 | John Lindgren, Conversant |
16 | Naveen Nataraj, Evercore |
17 | Eran Zur, Fortress Investment集团 |
18 | Gerard DeBlasi, Round Rock |
19 | Andrew Perlman, Vringo |
20 | Dan McCurdy, Allied Security Trust/PatentFreedom |
21 | Peter Holden, IPValue |
22 | Noreen Krall, 苹果 |
23 | Ira Blumberg, 联想 |
24 | Doug Croxall, Marathon Patent集团 |
25 | William Merritt, InterDigital |
26 | Jim Skippen, WiLAN |
27 | Terry Gou,鸿海 |
28 | Gerald Holtzman, PMC |
29 | Ron Epstein, Epicenter IP集团 |
30 | Toshimoto Mitomo, 索尼 |
31 | Richard Fields, Juridica Investments |
32 | Brian Hinman, 飞利浦 |
33 | Hideo Toyoda, 松下 |
34 | Dana Hayter, 英特尔 |
35 | Bernard Frohwitter, IPCom |
36 | Izhar Armony, Charles River Ventures |
37 | Ashley Keller, Gerchen Keller Capital |
38 | Guy Proulx, Transpacific IP |
39 | Craig Thompson, Alcatel-Lucent |
40 | Soon Gan Kang, Intellectual Discovery |
1 | Allen Lo, 谷歌 |
2 | Erich Spangenberg, nXn |
3 | Kasim Alfalahi, 爱立信 |
4 | John Amster, RPX |
5 | Jim Skippen, WiLAN |
6 | Bill Coughlin, 福特 |
7 | Laura Quatela, Alcatel-Lucent |
8 | Eran Zur, Fortress |
9 | Steve Mollenkopf, 高通 |
10 | Edward Jung, 高智公司 |
11 | Ramzi Haidamus, 诺基亚 |
12 | Erich Andersen, 微软 |
13 | William Merritt, InterDigital |
14 | Hideo Toyoda, 松下 |
15 | Ken King, IBM |
16 | BJ Watrous, 苹果 |
17 | Deirdre Leane, IPNav |
18 | Simon Segars, ARM |
19 | Brian Hinman, 飞利浦 |
20 | Matthew Vella, Acacia |
21 | Kyle Bass, Hayman Capital |
22 | Doug Croxall, Marathon |
23 | Hiroshi Nishimoto, NEC |
24 | Guy Proulx, Transpacific IP |
25 | Jean-Charles Hourcade, France Brevets |
26 | Stephane Rougeot, Technicolor |
27 | Toshimoto Mitomo, 索尼 |
28 | Ashley Keller, Gerchen Keller Capital |
29 | John Lindgren, Conversant |
30 | Joo Sup Kim, LG电子 |
31 | Dana Hayter, 英特尔 |
32 | Kenichi Nagasawa,佳能 |
33 | Ira Blumberg, 联想 |
34 | Boris Teksler, Unwired Planet |
35 | Peter Holden, ipCreate |
36 | YP Jou, Wispro/ScienBiziP/MiiCs & Partners |
37 | Joe Chernesky, Kudelski集团 |
38 | Kwang Jun Kim, Intellectual Discovery |
39 | Gerald Holtzman, PMC |
40 | Ron Epstein, Epicenter IP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