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ent status and success of start-up companies
This is an Insight article, written by a selected partner as part of IAM's co-published content. Read more on Insight
Critics of the IP system often believe that patents have little or no effect on the success of startups and their ability to obtain financing. However, a recent study on French investors and start-ups found otherwise
BBC连续几年在播一部名为《Dragons’ Den》的电视真人秀,在节目中,希望成为未来的企业家的选手们极力向投资者推销着他们的商业点子。节目中最常问的一个问题是大企业能否使用企业家的点子,利用更多的资源将其推向市场,从而收获更大成功;企业家反过来会经常提到他们的点子已获得专利保护。
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研究会谈及知识产权对中小型企业(SME)生存的影响。Cockburn和Wagner (2007)曾研究了互联网泡沫在20世纪90年代末破灭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专利组合对其生存能力有影响;Helmers和Rogers(2010)曾研究了2001年在英国创办的162,000家有限责任公司的专利和商标组合对五年后它们的存活率的影响。在这两项研究中,拥有专利的公司数量均不到一半,但这些专利持有公司的存活率却明显要高(在第一项研究中是34%,在第二项中是16%);当公司的专利具有国际扩展性时,其存活率甚至更高。这表明IP所有权和IP地位都会影响到公司的存活率。
在2014年6月《专利数据能否预测初创公司的成功率?》的研究中,我们采取了类似的方法来评估专利组合指标能否预测初创公司在未来的成功率。我们研究了2002至2012年法国九个最活跃的风投基金(VC)种至少有一家投资过的829家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从风投基金的角度出发,我们确定凡2012年年底之前发生了初始公开发行(IPO)、兼并、收购或融资合并(LBO)的公司均属“成功”。我们旨在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 专利对于风投投资者而言是一种很好的参考信号吗?我们在此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专利能否成为风投基金投资决策的一个良好的基准指标。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考虑了每个初创公司在获得风投前的专利地位;然后,我们估算了在此时至少拥有一项专利是否会对获得风投后的成功率产生影响。
• 专利地位和成功率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在这里的目的,是要评估专利地位的各项指标(如存在、国际覆盖面、规模和专利组合质量)对已获得风投的初创公司的预测能力。由于在这些情况下风投基金已对初创公司产生了影响,因此专利指标就不能视为未来成功的外部信号。不过,专利地位对未来成功的积极影响,仍会突显在投资组合公司内促进卓越IP管理、建立强大专利组合对风投基金的重要性。
我们发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且有强有力的证据提供支持。我们首先发现,平均而言,一个初创公司若在融资前持有专利,那么它们在获得风投10年内取得成功的概率是2.5倍。专利所有权与成功之间的这种关系对于软件和生物技术行业的初创公司表现得尤为明显。其次,我们发现在获得风投之后,专利所有权的预测能力会变得更强(它能使成功率增长到3.2-3.6倍),这在所有行业均表现一致。此外,专利地位的细化指标对于成功率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在详细探究这些结果之前,我们先在下面的章节简要介绍下数据库和研究方法。
数据库
我们使用的是829家欧洲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的原始数据库,它由汤森路透依照France Brevets的要求而编制。数据库覆盖的群体是汤森路透筛选的、2002至2012年间至少由法国九个最活跃的风投基金其中一家所投资的所有初创公司。我们对初创公司样本进行了相应预选:所有这些公司都是风投基金认为能够获利的投资目标,因此它们在种子期或前种子期比一般初创公司更有可能获得后续成功。
如果公司能从风投组合中成功退出,我们便将其定义为成功投资;成功退出可能是初始公开发行、兼并、收购或融资合并。下面的表1给出了在全球和行业层面,数据库中关键变量的概括统计量。总体而言,2002至2012年期间,被观察的初创公司中大约三分之一实现了成功退出,它们中有20%在2007年至少持有一项专利。这些初创公司遍及各个行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软件、制造业、网络、电信和生物技术等。表1显示,在不同行业,这些公司的成功率、专利拥有频率和专利组合规模均不相同;尤其是,软件、制造和生物技术行业的成功率更高,制造和生物技术行业持有专利的初创公司成功比例更高。
表1:概括统计量
|
初创公司数量(A) |
成功率 |
专利持有公司(B) |
占比(A/B) |
平均专利组合规模* |
所有行业 |
829 |
31% |
138 |
20% |
3.7 |
软件 |
180 |
37% |
29 |
16% |
0.8 |
制造业 |
105 |
38% |
31 |
30% |
7.0 |
网络 |
88 |
27% |
9 |
10% |
0.3 |
电信 |
68 |
25% |
13 |
19% |
8.9 |
生物技术 |
50 |
44% |
13 |
26% |
6.3 |
其他 |
338 |
26% |
43 |
13% |
3.7 |
*平均专利组合规模是截至2012年所有初创公司授予或申请的专利数量平均值
该数据库包括了截至2012年底成功退出的类型和日期等信息,以及初创公司的创立日期和融资次数。这些数据对于识别并中和其他潜在的成功率决定因素非常重要。
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来分离专利的影响
该方法所面临的挑战,是要正确分离专利指标的影响与其他变量的影响—即公司年龄、所获资金和活动领域,这些都会影响成功率和/或专利指标本身。例如,一家老的持有专利的初创公司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高,因此也就更难于将这种成功归因于其公司年龄或专利。
为此,我们采用了经济计量技术来同时评估所有这些变量与成功率的相关性,从而在所有其它变量均保持平等的情况下分离出专利指标的预测能力。然后,我们就能计算出某个特定初创公司在给定年龄、资金和活动领域的成功率,而不管其是否持有专利。
我们使用了半参数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模型是一种存活模型,能够在长期内评估一个事项(在这里指的成功)在每个短时间间隔的发生概率。为正确说明各行业之间的差异,我们使用了能实现分层分析的Cox模型,来研究数据库中每个主要行业在不同预期时间的成功率。我们的参考模型也研究了每个行业中年龄、资金和专利指标的具体影响。
专利对于风投投资者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参考信号吗?
为评估专利所有权能否很好地预测后续成功,我们首先关注初创公司获得风投投资前的专利组合。我们因此采用了风投基金在做出投资决定前的视角。在这一点上,该基金必须使用所有可用的信息,对未来回报做出预测。很显然,它对初创公司的专利组合并没有直接影响。
我们评估了1994至2012年期间,成功率平均达到29%的749家特定初创公司的存活模型。除专利所有权外,我们还将年龄、先前资金和行业作为其他变量,来预测未来的成功。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所有权和未来成功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为鉴别专利的这种影响,首先可以按照时间的推移来予以表现。根据获得风投前是否拥有专利,图1展示了一个典型的初创公司在研究期间的累积成功率。从例子中的垂直虚线可看出,在获得风投10年内,最初持有专利的初创公司拥有50%的成功机会;若没有专利,其成功率会降低至30%左右。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发现在获得风投后5至15年内,专利所有权会带来更高的成功率。
图1:典型初创公司的累积成功率

然而,定义整个数据库层面的“典型”初创公司,并不能正确反映行业间的差异。事实上,通过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最初持有专利和成功率之间的关系在这行业方面并不一致。从图2可看出,在软件和生物技术行业,专利所有权与未来成功有很强的相关性,获得风投前就持有专利的初创公司在这两个行业的未来成功率分别是2.89和2.99倍;相比之下,专利所有权对于其他行业的预测能力就要弱得多,成功指数只有1.02(尽管在统计上很显着)。
图2:专利所有权的成功指数

这些结果表明,对于风险投资者来说,专利所有权是未来成功的一个强烈信号。不过,这只是针对生物技术和软件行业而言,这两个行业的专利所有权几乎能将成功率推高两倍。
专利地位和成功率之间的关系如何?
接下来,我们研究了风投基金投资组合中拥有专利的活跃企业是否更容易上市或被收购。为此,我们选取了2007年1月之前获得风投的587家初创公司作为子样本,观察了它们截至2012年年底的发展情况。它与前一个方法的主要区别是我们现在关注的是投资后阶段:由于这些初创公司在2007年已获得了风投,因此这时所观察到的专利组合已经受到了风投资金的影响。
除了初创公司的专利所有权和活动领域外,我们还将它们截至2007年的年龄和总资金作为控制参数,对未来成功率进行预测。我们的研究结果再次证明,专利所有权和未来成功之间存有显著的相关性。
我们首先报告了典型的初创公司在2007年至2012年之间的累积成功率(图3)。我们再次发现,之前就拥有一项或多项专利的初创公司的成功可能性更大。此外,持有和没有专利的成功率在整个六年间都表现得非常稳定。
图3:累积成功率

这样,根据典型的初创公司在期初是否拥有专利,就可推断出它在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的成功率。正如图4所示,拥有专利所有权在随后六年的成功率为30%,没有专利的只有8%;因此,专利所有权可产生22%的成功净收益,即可使未来六年的成功机会增加2.75倍。
图4:2007至2012年的成功率

由于我们在此考虑的是样本中的平均初创公司,因此这种一般结果无法正确解释行业差异。不过,一种更详细的方法—即研究不同预期时间的成功率和关键因素(如年龄、资金或专利等)对主要行业的不同影响—仍印证了我们的一般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专利所有权能使在所有行业的公司成功率显著提高到3.6倍。我们的预测表明,专利所有权对软件和生物技术等行业能产生更强的影响,但由于观测数量有限,这些差异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并不明显。
这些结果表明,与投资前分析相比,专利所有权在投资后阶段与所有行业的成功都密切相关,只不过对软件和生物技术行业的影响更明显。因此,受风投支持的初创公司要在经济上取得成功,IP政策管理是一种强大的战略杠杆。
因此,在细化分析中,我们还应更仔细地查看下初创公司的专利组合。为此,我们评估了另一套计量经济模型,将其中的专利所有权替换为其他专利指标。我们首先使用三方专利所有权(即在日本、美国和欧洲享受保护)来估算专利组合在2007年的国际覆盖面。我们还建立了两组持有专利的初创公司,它们在2007年分别拥有前25%最大专利组合和前25%专利组合质量评分;投资组合质量评分依据的是Thomson Innovation所计算的专利评分总和,尤其是随后引证和其他定性专利指标的数目。
此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从中可明显看出,与单纯的专利所有权相比,细化后的专利指标能更好地预测成功率。与之前的预测一样,我们发现专利所有权能使成功率提高到3.1倍,由此产生210%的成功净收益。相比之下,持有三方专利的初创公司在未来六年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会达到3.5倍以上。对于前25%的投资组合评分和投资组合规模而言,该指数会分别增至4.1和5.1倍。
图5:不同专利指标的预测力

对投资者的启示
这项研究为常会考虑专利的投资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专利对于制定初创公司的发展战略非常重要,事实上,我们在行业中已发现了几个例子:
• 专利可成为初创公司的主要资产。许多分析家都认为,苹果收购Authentec的主要动机是Authentec拥有指纹识别专利组合。这一点通过对向后/向前引证的分析以及苹果在收购该公司几个月后就将其经营业务转手的事实都能得到证明。
• 专利可以成为拥有自身价值的辅助资产。MIPS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很好例子。这家运营公司被Imagination收购,但专利却落入了以ARM等公司为首的一个行业联盟手中;对于其中的原因,行业普遍认为是由于MIPS所持有的专利组合对于ARM的架构必不可少,控制这些专利有利于减轻与该专利组合相关的风险。
• 专利可以成为初创公司获得融资的一个途径。除亚洲以外,虽然针对初创公司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尚未开放,但对于无形资产为主要资产的初创公司,知识产权就非常宝贵。几年前,阿尔卡特朗讯就以其专利组合为主要质押物,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巨额贷款来挽救公司。
• 专利可以成为逆境中一种很好的退出策略。北电网络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一个例子。一般而言,当一家公司濒临破产时,它所拥有的专利可能就是其唯一的资产。
通过仔细研究这些研究结果会发现,对于投资者而言,关键收获是应将专利作为一种特殊资产,而不只是法律保护的一种形式。在很多情况下,投资者的尽职调查都只局限在保密、发明所有权和自由利用方面(即确保某公司拥有某项专利,且可以销售其产品和服务),却很少会撇开该公司的业务,单独评估这些专利的本身价值。我们的研究清楚表明,专利质量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评分了解专利质量,这方面也存在一些非常明显的例子。在与公司董事会的众多互动中,我们非常惊讶地发现他们都缺乏专利组合价值的知识;不过,我们也看到了主管要求公司管理层提高特定专利申请的例子。
对初创公司的启示
与投资者类似,初创公司也要将专利当作一种特定资产,而不仅仅是一种保护方式。第一个原因:你对专利保护能力的认识很可能有误。拥有专利并不意味着不会侵权,即使你实施的是该专利所描述的发明。第二个原因:任何与你争夺某项专利的公司可能并没有侵犯你的专利权,在这种情况下专利将不会得到保护。将专利看作自己的一种资产,将迫使你重视它们的内在价值,不断开发它。这样,你就必须做出一种选择:是将专利当作一种保护形式,还是将其单独利用。
为了开发专利组合并与投资者谈判时,你需要制定出具体的预算和行动计划。当你成立公司时,必须注意专利是一种长期资产,而其他很多东西都是短期的。
预测力
我们的研究结果明确强调,对于获得风投的初创公司而言,专利地位对于成功退出的机会具有很强的预测力:
• 有证据表明,获得风投前的专利所有权具有重要的指示效应—专利能显著增加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尤其是在软件和生物技术行业,这两个行业持有专利的初创公司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分别会高出2.89和2.99倍。
• 风投组合中表现活跃的初创公司若至少拥有一项专利,那它在随后六年的成功率会高出约3.5倍。细化专利指标能更好地捕捉初创公司的专利地位,有趣的是当我们考虑了它们时,会发现成功率受到的影响会更加明显。当只考虑三方专利时,成功净收益会从+210%升至+250%,而按专利组合评分(按汤森路透的测算)和规模计算的前25%初创公司能分别达到+312%和+422%。除单纯的专利保护需要外,这也突显了初创公司建立强大IP地位的重要性。
重要的是要牢记我们正式确立了专利地位和成功之间的相关性,而不是因果效应。换句话说,申请第一项专利不会自动让申请者的成功机会增加3.5倍。还有我们无法观察到的其它重要的成功驱动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专利地位(如卓越管理和技术)。
我们所观察到的这种高度相关性可能也反映出了它们的影响—专利指标当时所捕捉的一些无法观测到的因素。这再次说明,只申请专利远远不够,成功的关键驱动力其实是初创公司建立强大及相关IP地位的能力。
行动计划
当考虑投资一家初创公司时:
• 不要只从法律发面研究专利;
• 还要评估这些专利的本身价值(如它们是否可以授权给其他公司,能否变成大公司的一种战略资产?);
• 不要让管理团队独自管理专利,董事会也应参与其中,要求执行团队定期汇报相关情况。
当作为初创公司高管团队中的一员开发专利时:
• 将自己的专利作为一种资产(即不要只将它们看作是公司业务的一种保护途径);
• 要花时间关注专利 — 虽然它们代表的是长期价值,但专利制度非常重视专利申请的时效性;
• 在需要时加以利用,通过专利出售、专利质押贷款或许可为公司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