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兴盛

This is an Insight article, written by a selected partner as part of IAM's co-published content. Read more on Insight

历经数年下滑后,终有迹象表明专利交易市场在2014年再度活跃,美国和亚洲的大型公司引领发展

随着过去10年间产业融合的发展,出售专利资产已成为变现资产组合、平衡知识产权地位的重要途径。计算技术从服务器、桌面、移动设备到可穿戴设备一路蓬勃发展,知识产权行业由此发生了巨大转变。网络服务和云计算也证明了技术融合如何深刻颠覆了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市场新秀不断涌现,同时另一些公司却失去了曾有的辉煌。面对持续的预算压力,企业的专利变现和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正促使专利交易市场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小型实体、发明者和大学通过出售知识产权资产,从而改善了自己的资金状况。

由于大多数专利交易都是保密进行,许多转让是登记在空壳实体之下,加之众多交易涉及到了兼并、收购和证券交易,而非一组资产从一个实体转移到另一个的单纯性交易,市场趋势往往难以捕获和理解。

美国专利商标局的转让情况

为更好了解专利市场,AST对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间美国专利商标局登记的1,419,268份专利转让进行了研究。由于交易记录的不完整性,实际交易量可能比我们的研究更多。研究小组分析了每份转让交易,剔除了与并购、业务部门销售、公司发明者、安全、留置权和名称更改相关的部分,以反映纯粹的专利交易。接着,这些转让被合并为一个交易,又对受让方/让与方的名称与母公司进行了统一。在对该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中,我们按照业务类别、收入、企业位置以及交易的专利技术为实体进行了分类。

2010年以来确定的专利交易超过3709份,涉及了68,430个美国专利、2476个卖家和1517个买家。从这些数据中,AST已发现了几个有趣的趋势。

在所分析的时间段,2011年的交易量为最高——共1128个,其中包括著名的北电网络交易(图1)。此后的年交易量急剧下降,直到2014年才强势反弹,截至六月份已发生交易372个,涉及10,831份专利。我们估计,与2013年相比,2014年的专利交易数量将会增长50%以上。

图1. 美国专利交易和数量(按年份)

161874.jpg

图2按照美国和国际专利分类代码,显示了各行业分类的专利交易量。每次交易根据专利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被归入了相应的行业分类。

图2. 交易数量(按行业)*

161904.jpg

*每个交易算入一个行业

高科技占据主导地位

2010年以来,专利交易的主要份额(78%)均是由高技术行业贡献。2014年,超过60%的交易都与通讯和软件技术资产有关。通讯交易中有70%被“专利持有公司”收购;我们将“专利持有公司”定义为不提供任何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如非执业实体和专利集合体。专利持有公司也同样活跃于半导体和软件行业。1000多个涉及到软件技术的交易中,高智公司的购买份额就占到了33%。“其他”类别中超过30%的资产交易属于汽车行业。

从每个行业类别资产数量的类似分析数据中(图3),可看出通信资产的交易最为活跃。几家大型运营公司成为了这些资产的主要卖家,如北电网络、惠普、松下、爱立信、柯达、IBM和美光。

图3. 专利交易数量(按行业交易水平)*

161957.jpg

*每个交易算入一个行业

2011年,北电网络将3741项专利以45亿美元出售给了Rockstar Consortium,就价格和资产数量而言是本次研究中最大的专利转让。第二大专利转让发生在2010年,美光将3434项专利售卖给了Round Rock。

2014年上半年的一些大笔转让包括:

  • HP向高通转让1408项通信专利(2010年以来的第四大交易);
  • IBM向Twitter转让943项软件专利(2010年以来的第六大交易);
  • 松下向IP Bridge转让857项电子专利;
  • 爱立信向Optis转让777项通信专利;
  • 美国运通向高智公司转让685项软件专利。

卖家

通过进一步分析专利的出售方,可清楚地发现执业实体是最大的销售商(图4)。过去几年间,执业实体与专利持有公司作为卖家和买家的比例一直保持稳定。执业实体在资产出售中的贡献份额已超过80%,而专利持有公司是主要买家,采购量占到了成交资产的46%。近年来,意欲出售自己专利的专利持有公司越来越多;可预见在未来交易中,专利持有公司作为卖方的占比将会增加。不过从总体上看,专利持有公司所收购的资产是自己向外转让的两倍之多。AST、RPX、OIN和CPTN等防御型财团占到了市场买家的12%。由于防御型财团最终代表着执业实体,这意味着超过54%的交易总额是由执业实体购买。在所有交易资产中,有4%是由研发机构、大学和个体发明者所出售。

图4. 专利交易(按参与方性质)

160004.jpg
大公司最为活跃

此外,按收入对执业实体进行分类后(图5),可明显看出收入超过5亿美元的大公司是最活跃的卖家,占执业实体交易的45%或全部交易的27%。从交易资产量来看,数字则更高:执业实体剥离的资产中有78%都来自大公司,占全部交易资产的62%。大型执业实体也构成了买方的主体,占到了执业实体交易的59%和购买资产的80%。收入少于1亿美元的较小规模公司也是积极的卖家,占到了执业实体交易的39%或全部交易的21%,但只买入了12%的执业实体交易资产。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它们的知识产权组合较小。

图5. 执业实体公司(按收入,2010年以来)

实体规模

收入

>5亿美元

>5千万美元

 

160035.jpg

2010年以来,876个交易(占总交易的59%)的买家都是大型执业实体,其中涉及到了22911份资产(占总执业实体资产的80%)

美国专利最具价值

一般而言,美国专利比其他国家更具价值的原因可能是市场的好诉讼性,而参与交易的公司遍布全球。如图6所示,北美执业实体是最活跃的卖方和买方,占到了交易的65%以上。亚洲公司现在占到了全球专利归档量的一半以上,但在历史上,它们还没有变现自己的专利组合。我们的研究表明,亚洲执业实体的专利剥离年同比率正在稳定增长。亚洲公司在2014年上半年售出的专利已达到2010年全年的4倍。销售交易的数量在近几年也翻了一番。随着专利市场上亚洲公司的产品越来越多,我们有望看到这一比率的进一步攀升。

图6. 执业实体公司的位置

162018.jpg

从表1可看出,排名前15位的卖家中有10个都是执业实体。IBM是最大的卖家,在2010年以来的57个交易中售出多达6111份专利,占所有交易资产的11%。11个IBM交易涉及了100多份专利,其中包括向谷歌转让的2379项专利。AT&T和诺基亚等卖家参与了较小的交易。AT&T的35个交易中,有24个涉及的专利都在10个以下。Allied Security Trust以“先买后卖”的模式参与了29次销售,其中包括该公司2007年以来购买的许多资产。

表1. 2010年以来的前15名卖家(按交易数量)

排名

卖家

2014年上半年

2010年 - 2014年6月

交易数量

专利数量

交易数量

专利数量

1

IBM

12

1,066

57

6,111

2

AT&T

4

69

35

405

3

诺基亚

3

22

30

940

4

Allied Security Trust

4

349

29

704

5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2

207

29

441

6

高智公司

5

115

27

673

7

惠普

3

1,430

25

2,742

8

IPG医疗/电子

0

0

21

850

9

松下

10

1,903

20

2,112

10

德尔福公司

3

25

20

266

11

恩智浦

4

141

19

843

12

Innovation Management Sciences

0

0

19

64

13

威瑞森通讯

1

14

18

298

14

Acacia

2

6

18

194

15

施乐公司

1

1

16

252

其他卖家 (2,461)

318

5,483

3,326

51,535

表2显示了2014年排名前15位的卖家。松下、惠普和IBM为领头羊,2014年上半年出售的专利超过1000项。松下自2010年以来出售的所有资产中,超过90%的交易都是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可见其出售力度正在加大。松下将继续为市场投放多个专利组合,我们由此相信它可能成为今年最大的卖家。惠普的专利剥离已持续数年,但2014年转让的资产最多,3项交易中共出让1430份美国资产。在研究的时间段内,英特尔和东部高科均在2014年首次成为卖家。

表2. 2014年的前15名卖家(按出售专利数量)

排名

卖家

2014年上半年

2013年

交易数量

专利数量

交易数量

专利数量

1

松下

10

1,903

3

59

2

惠普

3

1,430

4

52

3

IBM

12

1,066

15

827

4

爱立信

1

777

1

822

5

美国运通

1

685

2

27

6

Allied Security Trust

4

349

3

14

7

阿尔卡特朗讯

3

295

2

54

8

瑞萨电子

1

226

0

0

9

企业研究国际合作伙伴

1

211

1

1

10

恩智浦

4

141

1

3

11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2

207

4

21

12

Pendrell

5

138

3

45

13

英特尔

1

129

0

0

14

兰巴斯

4

127

2

53

15

东部高科

2

125

0

0

其他卖家 (2,461)

318

3,022

541

9,455

松下自2010年以来出售的所有资产中,超过90%的交易都是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可见其出售力度正在加大

不出所料,排名领先的大部分执业实体卖家都拥有庞大的专利组合,这也是它们的销售基础。由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融资约束,这些大型组合提供的剩余资产已成为潜在的收入来源。剥离不需要的资产,还可帮助知识产权部门减少专利组合的维护成本。近年来,松下和瑞萨电子等亚洲公司在剥离资产方面已变得更积极。我们预计亚洲其他的公司也会加入这一行列,未来几年会出现更多的专利交易。

买家

表3显示了2010年以来的前15名买家。前15名买家中有9家是专利持有公司,占所有交易资产的37%。位居榜首的专利持有公司——高智公司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买家,2010年以来在941项交易中共收购资产10,743份。RPX、AST和OIN等专利集合体——代表执业实体购买资产——也是大买家,在168个交易中收入2,700多份资产。其他活跃的专利持有公司还包括Acacia、Conversant、Intellectual Discovery、Tessera和Wi-Lan等。韩国专利集合体——Intellectual Discovery(由三分之一的政府投资和三分之二的私人投资组成)在2013年表现最活跃,该年的采购占到了2010年以来36项采购中的25项。

表3. 2010年以来的前15名买家(按交易数量)

排名

买家

2014年上半年

2010年 - 2014年6月

交易数量

专利数量

交易数量

专利数量

1

高智公司

62

1,061

941

10,743

2

RPX

18

377

108

1,973

3

谷歌

3

173

96

4,680

4

三星

10

120

72

1,922

5

Acacia

9

46

66

1,600

6

苹果公司

2

8

49

1,890

7

Conversant (Mosaid)

0

0

36

957

8

Intellectual Discovery

6

131

36

729

9

Tessera

5

266

33

652

10

Wi-Lan

4

522

29

1,224

11

Allied Security Trust

3

125

31

503

12

开源发明网络

2

22

29

212

13

乐天公司

2

113

27

659

14

微软

4

77

23

538

15

英特尔

1

20

22

831

其他买家 (1,502)

241

7,770

2,111

39,317

在执业实体中谷歌一直是最大的买家,在96交易中收获资产4,680份。摩托罗拉的交易属于公司收购,因此被排除在分析之外。三星和苹果还也购买了多份资产,大都是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显而易见,它们正在进行的诉讼为此类采购起到了推动作用。日本的乐天公司继续掀起收购狂潮,2012年和2013年共完成了25专利交易。乐天公司正在迅速向全球扩展,对于填补资产组合中的知识产权空白热情高涨,AT&T、NEC、松下、JVC Kenwood和多所大学等都成为了它的供应商。

表4列出了2014年上半年购得资产最多的前15位买家。前15家中有6家是首次采购:Optis、Twitter、IP Bridge、Sound View Innovations、Future Link Systems和Intelligent Energy。2014年共涌现出145家新买家,共购得4814份资产。高智公司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的交易比2013年全面还多(多62个)。专利持有公司Optis收购的专利组合分别来自爱立信(777份资产)、松下(169份资产)和乐金电子(83份资产)。Optis的真实身份目前仍不清楚,但这家设在纽约的有限责任公司与资产高达25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公司——高桥资本管理公司(Highbridge Capital Management)拥有相同的地址。

表4. 2014年的前15名买家(按购买专利数量)

排名

买家

2014年上半年

2013年

交易数量

专利数量

交易数量

专利数量

1

高通公司

2

1,418

6

126

2

高智公司

62

1,061

57

1,656

3

Optis

3

1,029

0

0

4

Twitter Inc

1

943

0

0

5

IP Bridge

1

857

0

0

6

Wi-Lan

4

522

4

96

7

RPX

18

377

22

403

8

ARM

2

300

0

0

9

Tessera

5

266

4

15

10

Future Link Systems

1

211

0

0

11

Sound View Innovations

1

258

0

0

12

谷歌

3

173

21

837

13

Intellectual Energy

2

143

0

0

14

索尼

3

140

1

2

15

Intellectual Discovery

6

131

25

441

其他买家 (1,502)

258

3,002

442

7,857

小交易规则

新闻报道和日常话题通常只关注大手笔的专利交易,其实所有专利交易中有78%都少于10份专利 。2010年,包含5份或更少专利的交易占71%。该数值在2014年是60%。从另一方面来看,2014年所有交易中有10%超过了50份专利,而2010年的这个数值是3%。因此,大型交易的数量在最近几年已显著增加。如表5所示,我们研究的前15大交易中(以资产数目来衡量)有5个发生在2014年上半年。相比之下,2010年占了两个,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三个,2013年也是两个。

表5. 2010年以来的前15大交易(按交易专利数量)

排名

卖家

买家

美国资产

年份

1

北电网络

Rockstar Consortium

3,786

2011

2

美光科技

Round Rock Research

3,681

2010

3

IBM

谷歌

2,379

2011

4

惠普

高通公司

1,408

2014

5

伊士曼柯达公司

高智公司

1,198

2013

6

IBM

Twitter Inc

943

2014

7

Rockstar Consortium

苹果公司

902

2012

8

松下

IP Bridge

857

2014

9

爱立信

Unwired Planet Inc

822

2013

10

惠普

三星

820

2011

11

柯达公司

全球OLED技术有限责任

778

2010

12

爱立信

Optis

777

2014

13

IBM

Facebook Inc

696

2012

14

美国运通

高智公司

685

2014

15

Altitude Capital Partners

RPX

572

2012

专利的销售并不是终点。后续的事情也值得研究。有些买家会出于防御的目的而购买专利,如AST、OIN、Intellectual Discovery和RPX等组织,一些执业实体也抱有同样想法,出于自身的防御需求而购买。然而,还有的买家则是为了变现资产。在我们研究的所有交易资产中,4,393个不同的专利诉讼案共涉及到了1,570项美国专利。这些诉讼中有87%——占诉讼专利的75%——都是在起诉前被一家新实体收购。诉讼涉及到541个不同的原告,其中大部分都是非执业实体;而2329个被告中大多数是执业实体。表6列出的前15名原告和被告所涉及的诉讼均是在起诉前专利已被收购。

表6. 前15位原告和被告(按交易专利的美国诉讼数量)

排名

被告

案件数量

1

苹果

65

2

AT&T

65

3

三星

52

4

威瑞森

51

5

惠普

48

6

LG

44

7

亚马逊

43

8

索尼

42

9

东芝

41

10

戴尔

40

11

HTC Corp

39

12

Sprint Corp

37

13

德国电信

33

14

诺基亚

33

15

黑莓公司

33

排名

原告

案件数量

1

Acacia

148

2

NovelPoint

135

3

Wyncomm

129

4

The Pacid Group

109

5

Eclipse IP

95

6

Brandywin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85

7

The Tawnsaura Group

77

8

Marathon Patent Group

76

9

Beacon Navigation Gmbh

74

10

高智公司

73

11

Uniloc

66

12

Innovative Wireless Solutions LLC

64

13

Olivistar

60

14

Ubicomm

60

15

Sonic Industry

45

列表中的一些名字也入列了最活跃的卖家排名(如AT&T和惠普)。任何打算出售知识产权资产的执业实体,都应考虑销售的对象及其目的。大型执业实体是否对行业最终所面临的诉讼的数量产生了影响?

机遇与挑战

综上所述,从我们的研究中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专利的交易数量和交易资产量经过几年的下滑,2014年有可能成为历史上最活跃的一年。第二,大多数卖家都是执业实体,规模较大的公司尤其活跃。最活跃的买家是专利持有公司,有的依靠购买专利来扩充自己的许可,为诉讼活动提供支撑。第三,经过多年的沉寂,亚洲卖家正在愈发活跃。亚洲市场值得进一步研究。

大多数卖家都是执业实体,规模较大的公司尤其活跃

各执业实体所面临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若其专利资产未被充分利用,它就可通过出售而变现。然而,作为其他执业实体出售资产的潜在目标,这也面临着一个挑战。潜在交易的绝对数量说明对市场进行监控是一项艰巨任务。但鉴于许多非执业实体对执业实体的诉讼都涉及到了在市场上购买的资产,执业实体为自己制定一套战略就变得至关重要,以便更好地变现自己的资产(如果这与企业战略一致的话),或者考虑买入出售中的资产。

行动方案

对于未充分利用的知识产权资产,二级市场仍是一个流行的价值释放渠道,其中关于运作的有几个要点值得牢记:

  • 要明白大多数被出售给专利持有公司的资产都来自执业公司。
  • 为避免交易资产中的武断决策,执业公司应制定二级市场专利监测战略。
  • 应特别留意亚洲的卖家,他们正变得日益活跃。

虽然许多购买实体都是众所周知的大户,但每年也会有新名字涌现。

Mihir Patel是Allied Security Trust的技术副总裁;Linda Biel是企业发展部的高级副总裁

Unlock unlimited access to all IAM content